柿山結義堂的傳承
澳門民間風俗活動歷來相當豐富,清代已有不少有關風俗活動的記載。迎神廟會舞獅和搶炮,是最常見的風俗體育活動,在澳門早已普及開展。
柿山傳義堂成立於民國初年,由一群飲食界人士所組成,最初以炮會的形式開展舞獅活動,每逢風俗節誕舉行巡遊、搶炮,該會組織人手舞獅助興並參與搶炮。傳義堂與哪咤廟隔巷相對,所以傳義堂很多成員同是哪咤廟值理,份屬街坊街里。每當哪咤廟舉行賀誕巡遊,選派兒童扮演哪咤等角色參與巡遊,傳義堂作為巡遊護法都會派出獅隊助興。
一九二一年,加入傳義堂的人越來越多,除繼續發展獅藝外,開始傳授功夫,改名結義堂成為武館。首位教頭是民初已在澳門開設武館的李福五,傳授五形洪拳,成為結義堂的開山祖師,其後更成為抗日英雄。隨後,多位武術名家曾在結義堂傳授武藝,先後有帥老祖、潘明、盧才、阮奕溪、趙竹溪等人。
柿山結義堂成立至今已逾百年,抗日戰爭時期派出醒獅隊參加巡遊籌款,積極支持抗日救國活動,一九六八年更在香港成立分會。結義堂長期努力傳承獅藝和武術,積極參與社會風俗、慈善和體育活動,是澳門歷史悠久的民間體育社團之一,見證澳門百年風俗和傳統體育的發展歷程,薪火相傳延續至今。
梁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