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綠燈 支持新興產業
疫後不少企業渴望追回疫下“消失的三年”。經過上半年“熱身”,大部分企業已重整旗鼓,針對疫後旅客及居民消費模式的轉變,積極轉型變陣以收復失地。縱使在轉型期間或有不適應期,但中小企“船小好調頭”,整體穩中向好。個別營運相對成熟的本地品牌企業,除了穩定本地業務發展外,更把發展藍圖延伸至海外巿場,寄望大展拳腳。亞洲地區遍佈華人,日常生活和飲食習慣等與澳相近似,因此東南亞巿場成為澳企疫後外闖的首個試煉場。
經歷過疫情洗禮,大部分企業拓展業務更步步為營。摒棄過往單打獨鬥的思維,抱團取暖共同拓展海外市場,齊聲說好澳門品牌和澳門故事,為本澳建立優良企業形象。如早前當局組織本澳多家“澳門製造”企業赴新加坡參展,成效理想;更有澳企與當地達成合作,澳門產品不日在獅城上架售賣,印證當地消費者對“澳門製造”的信心及認受性。
觀乎澳門,礙於法律法規所限,即使是“澳門製造”,亦無綠燈可開。尤其近年不少傳統中藥房、醫療中心陸續交由下一代掌舵,年輕一輩積極在傳統中尋找出新方向,產品創新是其中一途,因而研發不少迎合市場需求的養生產品,以祈開拓年輕客市場。奈何受法規所限,產品宣傳需要避開諸多“雷區”。尤其需注意有關醫藥功效類產品的包裝和宣傳所用字眼,銷售點亦有所限,變相新產品宣傳無門,談何鼓勵創新產品、擴大客路?雖說“酒香不怕巷子深”,但若“酒香”因條件所限而難以揮發,最終亦徒勞,也叫業者心灰意冷。
目前本澳正積極推動“一加四”適度多元發展策略,包括中醫藥及療養在內的大健康產業是四大重點產業發展之一。妥善解決有關局限,尤其是針對一些特別或新興行業,政府應了解其經營難處並聽取意見,共同商討改善空間。只要不影響正常程序,適當給予政策綠燈,創造合理環境,才可加速行業成長和發展,推動新興產業發展。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