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11版:經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業主多企硬 商舖掀搬遷洗牌潮
暑假外遊多 興趣班生意跌
澳物價“高攀不起” 外遊狂買補數
學者:企業革新經營 引旅客消費
家長:面授課程增子女學習成效
關注消費及科技板塊
超級央行周來襲 歐元短暫下跌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17日星期四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7月25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學者:企業革新經營 引旅客消費

    消費外流   民生區生意淡靜

    學者:企業革新經營   引旅客消費

    【本報消息】暑假期間居民熱衷外遊,民生區不少店舖生意淡靜。有學者建議企業革新經營思維,增加店舖特色,吸引旅客群體消費,以填補內需流失。政府亦宜推陳出新,舉辦活動為民生區引流,為商戶注入活水。

    經濟學會會長劉本立表示,現為防疫措施鬆綁後的首個暑假,為豐富親子活動,居民外遊無可厚非。其中北上是大部分人的首選,不僅是“澳車北上”措施帶動,更重要是人民幣貶值,且內地綜合旅遊服務好、選擇多,整體消費娛樂均較澳門性價比高。同時居民收入未見回升,消費信心未恢復,故增加網購及在內地消費以節省開支,種種因素帶動本澳內部消費力外移,固然影響民生區中小微企的經營。

    他認為企業可理性看待內部消費外移現象。雖然居民外出消費,但也持續有旅客來澳。建議企業可適當調整經營思路,增加產品差異化及特色,加強對旅客的吸引力。如本澳餐飲較多港客“受落”,增強菜品特色,可更吸引他們探店,以填補流失的內需。

    借科技優化服務體驗

    企業要持續提升服務質素,如透過電子科技手段減輕經營成本、優化服務流程,也可多利用自媒體宣傳推廣,增加在旅客群體的曝光率。不少消費力中等的旅客更注重旅遊體驗,中小企應更重視回應客人要求,讓客人享受優質服務體驗。

    此外,疫後政府加大力度推動旅客進入社區消費,持續舉辦活動為商戶引流。他建議政府舉辦活動時間可更貼合旅客群體的節假日,活動模式亦要持續推陳出新,增強新鮮感,以增加活動效益,為民生區商戶注入活水。

    對於民生區經營趨困難,不少商戶希望業主可減租。劉本立認為,業主不妨換位思考,若盲目加租導致商戶經營壓力過重,最後只能退租,店舖丟空一年半載亦是損失。建議業主與商戶同舟共濟。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