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C09版:視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誰在調快末日鐘?
克里米亞大橋炸出命運危情
巴黎在焚燒
MeToo運動的啟示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7月24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巴黎在焚燒

陳增濤


巴黎警察面對的是歷史和文化的“煙花迫擊炮”

    巴黎在焚燒

    上月底,巴黎在焚燒的驚悚畫面,於世界各地的媒體尤其是電視上,震驚了不少人的眼球。年輕人以煙花迫擊炮和防暴警察直接衝突,不知道的人,還以爲巴黎陷入了俄烏戰火中。

    六月二十七號巴黎西郊的楠泰爾市,一名只有十七歲的非裔法國年輕人,在一次警察的詢問中,據說因爲踩油門開車逃跑,被警察當場擊斃。途人拍攝了當時的經過,並上傳到社交網絡上,即時廣爲流傳,引發了一發不可收拾的暴動。這次暴動歷時十天,從六月二十七號開始,三四天後達到高潮。兩天內共有三千多輛汽車被焚燬,七百多間商舖超市,其中更包括警察局、市政府辦事處、公共媒體圖書館、學校等,遭受到暴徒的刻意破壞及焚燒。十天的暴動,今天終於平靜下來,盤點一下,法國總共有六千輛汽車被燒燬,一千所建築物遭到破壞和搶劫,三千多名年輕人(大部分是北非移民後裔)被捕。而作爲維持秩序的警察,七百多人受傷,可以想像暴亂的激烈情况。有如此多的警察受傷,是因爲暴徒使用了可以致命的煙花迫擊炮向防暴警察投射,他們也利用了社交網絡的即時通訊,化整爲零,機動地向防暴警察進行突擊。

    法國媒體會自然地提起二○○五年的那次暴動,當時巴黎近郊有兩名北非年輕人因爲逃避警察查詢,躲進變電站遭到電死。巴黎近郊地區,多是北非移民,雖然他們的第二、第三代接受了法國教育,但他們本身的文化和宗教以及家庭的傳統一直在傳承,現在看來,融入法國社會並非是兩三代人的努力,就可以水到渠成。法國大革命的口號“自由、平等、博愛”也不是一蹴而就,但左傾的思想一直是社會的動力,法國做到了一直到大學本科的免費教育、一視同仁的社會福利制度及慷慨的失業保險制度。北非移民在法國出生的孩子,既然是法國籍,自然享受到當地的免費教育及爲貧困家庭而設的助學金,理應能夠幫助北非移民的後代向社會上層靠攏和融合,然而實際情况並非如此。

    巴黎郊區的敏感街區,一直是吸毒、失業年輕人的溫床,他們造成嚴重的社會治安問題。法國大學本科生畢業的比例一直欠佳,看來北非移民的新一代,其實也包括了地道的法國勞工階層的下一代,沒有讀完大學的相當普遍。近年來,法國失業率一直高企,到最近才從百分之十下降到百分之七,而年輕人的失業率卻高達百分之十七。當這些年輕人看到個人發展前景暗淡,在一個以消費爲主的現代法國社會,他們似乎失去了動力,找不到人生目標。

    自去年以來,持久的俄烏戰爭引發了嚴重的通貨膨脹,對於基層的衝擊是直接而巨大的。交通必需品油價翻了一番,食品價格飛漲當然也影響到年輕人經常光顧的麥當勞,可以說通貨膨脹對弱勢群體的影響特別嚴重。一群社會邊緣人,平時無所事事而經常在社交網絡上空聊,通貨膨脹吃掉了他們僅以過日子的錢,一直憋在肚子裏的悶氣就像一堆乾柴,楠泰爾市警察槍殺事件就像一條導火線,點起了熊熊大火。這些完全是洩憤的暴力,沒有任何的組織,估計很快就會銷聲匿跡。這次暴動,像以前一樣,並非光是經濟和社會的不平等,而是更深層次的歷史和文化造成的。

    陳增濤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