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16版:祝君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三至四歲幼童體適能
耳根怎清靜?
食物中的丙烯酰胺
解構蝶豆花的藍色夢幻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7月22日 星期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三至四歲幼童體適能

黃詠欣


自如地獨立上落樓梯


善用社區適合幼兒的運動設施




鼓勵動態平衡活動


自製氣球遊戲

    三至四歲幼童體適能

    體適能是指身體適應各種日常生活所需的能力,從而應付內在及環境帶來的變化及表現更佳的活力,並不易產生疲勞或無力感。三至四歲的幼童,近年一起經歷了新冠疫情的開始至如今的防疫開放。由他們的嬰兒時期家人處處做足保護,到現在幼童期要强壯起來,進入校園生活,當中身體及心靈都要好好準備。

    幼童身體正在每天快速發展 ,適當的運動刺激能有效地提升多方面的成長,尤其是過去幾年疫情下,小朋友較少接觸的户外活動,而這些活動對剛懂事的孩子來說,非常新奇有趣。

    運動好處多不勝數

    1. 肢體動作控制

    幼兒對身體控制、力量鍛煉及協調仍在不斷摸索中。空曠的户外能提供環境的多樣性,例如凹凸不平的地面、大小不一的樓梯等。孩子在玩耍時身體必須不斷快速變動,有改善平衡感及關節的本體感覺。

    2. 骨骼成長

    成長中的骨骼會因應外在的受壓而作出變化。行、跑、跳、攀爬等適當撞擊力可使骨骼更强壯。例如吊馬騮架就對小朋友上肢力量有幫助。

    3. 整體協調

    三至四歲小孩可以開始掌握全人大肌肉運用,學習踏滑板車、三輪車等,再加上在户外所容許的速度及轉向,更可以開發腦力及手眼協調等潛能。

    4. 健康管理

    快速成長的幼兒都擁有無窮的精力,遊戲及活動刺激不但可以幫助抒發體力,更有助幼兒增強心肺功能、增進食慾及改善睡眠。從小建立良好運動習慣, 適當强度規律運動有助降低患上肥胖症或Ⅱ型糖尿病的風險。

    5. 社交技能

    與他人互動是成長中孩子學習社交的最好方法。透過遊戲,在公園與不同成人及小朋友相交是將要入學面對各種新事物的預備及練習,更有助提升孩子觀察力及應變力。

    三至四歲幼童體能

    發展里程

    •獨立上落樓梯

    •單腳站立最多五秒

    •自如地爬適齡滑梯或爬架

    •騎三輪車

    •雙手接球

    •能踢慢慢移動的大球

    •跑步可多轉向及避過障礙物而不跌倒

    三至四歲幼童活動

    量建議

    幼兒期階段的小朋友需要大量活動,建立好身體運動習慣,成為日後持續成長發展的基石。

    •建議一天一百八十分鐘或以上的多元化活動,其中最少六十分鐘為較活躍的中等強度的體力玩耍。

    •被限制活動時間不應連續多於一小時,如坐嬰兒車等。如需久坐時可以嘗試與家人看書閱讀等靜態活動。

    •看屏幕時間一天不多於一小時,當中包括智能電話、電視、遊戲機等智能產品。

    活動選項參考

    小朋友適合多樣性的運動,盡量包含全人整體發展,不必太着重過多的運動規則及形式,希望讓孩子在歡樂遊戲中自由鍛煉,享受活動過程。

    •平衡感:獨木橋、跳飛機、獨自上下樓梯。

    •大肌肉配合:足球、用拍打氣球、爬馬騮架。

    •心肺功能:跑步、跳躍。

    •動態協調:三輪車、滑板車、平衡車。

    鼓勵户外活動要多注意安全。包括周邊環境、車輛、設施安全、與他人的身體碰撞,護具的使用以及自身健康狀况等,以防不必要的受傷。

    每個幼兒成長發展都是一個獨特的過程。隨着環境轉變、個性及喜好的漸漸成熟,小孩子發展範疇自然有快有慢。家人從旁陪伴、鼓勵及共同享受當中生活點滴非常珍貴。只要小朋友身體能力達到相應發展里程,無需與他人作比較。但假若有任何疑問及不確定,可向老師及醫護人員查詢了解。

    參考:

    •Canadian 24-Hour Movement Guidelines for the Early 

    Years (0–4 years): An Integration of Physical Activity, 

    Sedentary Behaviour, and Sleep

    •Tremblay et al BMC Public Health 2017, 17(Suppl 5):874

    •The 2019 UK 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s  (Dr Brian 

    Johnson)

    澳門物理治療師公會    

    黃詠欣

    模特兒:黃信希

    (註:以上資訊純屬參考,若有進一步問題,請諮詢合資格物理

    治療師意見。)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