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01版:要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我上半年GDP增5.5%
國家統計局:經濟有望繼續向好
內地失業率回落
我“新三樣”出口激增逾六成
房地產投資漸回合理水平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14日星期一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7月18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國家統計局:經濟有望繼續向好



客商在浙江省余姚市舉辦的第八屆中 國機械人峰會上欣賞機械人彈鋼琴(新華社)

    國家統計局:經濟有望繼續向好

    針對下半年中國經濟的增長前景,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傅凌暉今日在國新辦發佈會上表示,儘管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國內經濟發展也面臨壓力,但我國經濟長期向好基本面沒有改變,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的特點也沒有改變,支撐高質量發展的條件也沒有改變。隨着促進發展的積極因素累積增多,經濟有望繼續恢復向好。

    消費拉動繼續增強

    傅凌暉認為,一是消費的拉動繼續增強。今年以來,各方面積極恢復和擴大消費,消費潛力逐步釋放,對經濟增長的拉動明顯增強,為推動經濟恢復向好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是服務業向好發展。隨着經濟社會全面恢復常態化運行,服務業增長明顯加快,尤其是批發零售、住宿餐飲、交通運輸等接觸型服務業回升明顯,對經濟增長貢獻提升。

    三是新動能發展壯大。我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化戰略科技力量,現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廣泛應用,創新成果不斷湧現,新產業新產品增勢良好。

    四是綠色轉型成效顯現。能源綠色化發展步伐加快,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加快形成,綠色轉型和經濟增長的協同發展成效不斷顯現。

    此外,各地區各部門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科學精準實施宏觀政策,着力擴大國內需求,暢通經濟循環,將為經濟平穩運行提供有力保障。

    逐步擺脫疫情影響

    傅凌暉表示,總的看,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逐步擺脫疫情影響,向常態化運行軌道回歸,呈現恢復向好態勢。從全年看,儘管面臨壓力和挑戰,但是隨着就業改善、居民收入增加、內需拉動逐步增強、供給結構優化調整、新動能成長壯大,經濟將穩步恢復,發展質量將繼續提升。

    “我們完全有信心、有條件也有能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任務。”傅凌暉說。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