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具特色的青年音樂會
不知不覺,澳門青年交響樂團已經創立廿六年,在澳門,這是一個奇葩。回歸前的澳門,音樂藝術活動寥寥無幾,音樂會場地欠奉,唯一由政府資助的半職業的澳門室內樂團,每月最後一個星期日的樂季音樂會在原來的凱悅酒店(即現麗景灣藝術酒店)宴會廳舉行,後來也只是移師現在澳門電視台錄影廠的綜藝二館。
大家熟悉的澳門文化中心於1999年落成,也是目前為止唯一可以舉辦交響樂團音樂會的公開演出場地。此外,澳門大學的大學會堂也經政府投資改造成一個音響還過得去的合資格樂團演出地方。
看澳門青交的發展歷史,從一開始的培正中學G座平房(現已改建)到目前由澳門著名政商人士廖澤雲無償提供的工業大廈作為排練地方和辦公室,廿六年走過來實在不容易。尤其是從文化沙漠走出廖國敏、廖國瑋、許恩樂、周清嵐、張海量、龍志恆等為代表的大批進入歐美著名學府學習的澳門人。澳門青交為本地學生提供的日常訓練、每年在本地舉辦的音樂節和數十場大大小小的音樂會,還有自二○○七年以來已經完成的十二次內地與國際巡演,累積了寶貴的澳門音樂文化。要特別指出的是,除了近百位團員進入音樂學院深造,還有曾受樂團訓練的過千位團員,如今在不同崗位上貢獻社會,但他們確是澳門堅實的古典音樂愛好者。
在七月三十日舉行的澳門青交會慶音樂會,請來香港著名的指揮家梁建楓,演出以大作品為主,蕭斯達科維奇《第五交響曲》應該是青交創團以來演奏難度最高的交響樂作品。目前在古典音樂王國維也納深造的周清嵐和許恩晴,將分別演繹奧地利作曲家海頓和莫扎特的大提琴、雙簧管協奏曲,有相當的看頭,跟隨當今奧國名師出來的名曲演繹,值得期待。
□清 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