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09版:澳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上半年檢控逾千五宗違法吸煙
(新聞小語)學校建危管機制增社交教育
酷熱紫外線極強
麵包店三人氯氣中毒
文藝青少計劃延至下周一截報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7月11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新聞小語)學校建危管機制增社交教育

夏 耘

    學校建危管機制增社交教育

    本澳一中學昨發生男生刺傷女同學的事件,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也為校園安全和危機處理機制敲響警鐘。

    學校是青少年聚集的場所,一旦發生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影響甚大。近年本澳及外地發生多宗校園事故,引起政府和學校的重視,教青局、治安警、司警及消防局等與教育界設立緊急聯絡機制,建立危機管理程序,也就不同類型的突發事件定期演習,通過演練檢視各個環節,並就通報流程、溝通協調、應對措施等交流探討,提升學校師生應對突發事件的意識及能力。

    該案是一名早前退學並轉校的男學生,返校取回個人物品期間發生。老師、校方和當局啟動應急機制,安撫情緒激動的男學生,將受傷女學生送院,並向目睹事件的同學提供輔導支援。受傷女學生經治理後無大礙。案件有待查明,但細節值得商榷。有關部門、學校應進一步審視校園危機管理程序,定期更新各類危機指引,除了外人不能隨便進入學校,退學學生進入校園是否也須有若干程序?

    現今社會,青少年問題漸趨複雜,學校教學育人的責任更重,除灌輸學生課本知識,也更多關注他們的精神健康、情緒支援。即使是學生退學,不代表學校的責任結束,要持續關心和轉介到其他機構,助學生解除鬱結。青春年少,敏感衝動,同學之間相處易生磨擦,甚至糾紛、衝突,無論涉事人或旁觀者,面對上述情況很多時不懂如何處理。學校應加強人際交往和社交安全教育,教導學生處理和應對,學習控制情緒,任何情況都不可以訴諸暴力,要以溝通和協商解決問題,尋找老師、學校輔導員和家長的協助。

    老師和家長應多留意青少年行為,教育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發現行為偏差應及時糾正,有必要時尋求專業社工協助。事件亦反映青少年對法律和刑責認識不深,傷害他人身體是嚴重罪行,一經定罪,抱憾終生,當局有必要加強系統性的法制教育,讓青少年知法守法。

    夏  耘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