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08版:澳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閩澳婦聯交流促合作
琴澳青少義工互訪
商訓校友珠一天遊豐富
兩團體研優化下環街營商
展智協赴穗了解康復服務
街總祐社肌理畫單親送暖
工聯北綜辦防風講座
三團體研社區經濟發展
關懷子女勉正向發展
魯班鎖工藝坊開課招生
青社親子黑沙水庫享天倫
金業公會灣區考察拓交流
警助長者認識家居防盜
巴士職工遊井岡山緬先烈
繁促會遊中山滿載而歸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16日星期三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7月5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關懷子女勉正向發展

悅 鳴

    關懷子女勉正向發展

    社會復常後,不少隱藏背後的問題亦浮現,特別經歷了三年網授、停課的學生們,容易因無法適應、學習壓力等而增加心理負擔。近期不少學校正值考試周,家長宜多正面鼓勵子女,用愛代替責罵。

    青少年問題為社會長期關注議題之一,校園欺凌、學習壓力、情緒調適等,是各方工作者多年來必須重視的問題。特別是情緒調適方面,過去三年,學生們都經歷多時間停課、網上教學,對初中升高中、高中升本科的學生而言,要一下子回復常規的學習節奏,未必每個人都很快適應。亦有家長反映校方似乎追進度,作業艱深,測評頻密,子女格外辛苦。若家庭功能失調,家長與子女無建立良好的關係基礎,青少年遇到問題時,更不願傾訴,甚至易因與家人爭執而找不到發洩出口,引致情緒病。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猶如錢罌儲錢,非一朝一夕可圓滿。親子關係更甚,若家長沒有從小與子女建立優質的親子關係,亦沒有花時間陪伴成長,待子女進入青春期、叛逆期時,定必更不可能打開心扉向家長表達自己的想法。故家長除要重視子女的想法,聆聽他們真實需要外,多鼓勵他們,不應過於追求分數,加重孩子的學習負擔。

    悅 鳴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