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C07版:澳門街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六千文獻列聯合國世界記憶
十九世紀的澳門城市(上)
黃永玉《金猴》的回憶
大坑遺跡
自駕遊澳門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16日星期三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7月2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黃永玉《金猴》的回憶

唐 嘉


    黃永玉《金猴》的回憶

    日前,報章和互聯網傳來了“一代大師黃永玉逝世”的消息,感覺消息有點突然,腦中翻起了對黃大師生前的一些軼事和記憶。記得以前都是從香港電視播出的專題節目中,了解老先生平時為人豁達開朗,鼓勵人們“人只要笑,就沒有輸”。大師家中兒女黑蠻和黑妮,自小聰慧過人,都有畫畫天份,家人和睦。好友永漢兄在社交網站放上他早年在湖南採訪工作時,與香港行家和大師一齊合影的照片,在網絡上留言,自嘲當年有眼不識泰山,後來才發覺相中人是國寶級畫壇大師,有幸和大師合影,成珍貴的記憶。

    另外,有網友在微信網頁上,以“人只要笑,就沒有輸。——黄永玉”為題,發表對黃永玉的無限哀思,並配以背景口琴音樂《送別》,望老人家一路走好。老人家生前留下遺囑,死後火化,骨灰作肥料,回到大自然。網友留言說,越不想留下甚麼,越是讓人記得!

    一九八○年,中國郵政發行了第一枚生肖郵票《庚申年》金猴郵票,設計者就是黃永玉。這套猴票最初面值八分錢,在二○一七年保利拍賣會上,這套設計精美的金猴郵票拍出了二百零一萬元,締造了現代郵票拍賣價格的神話,至今仍是集郵愛好者心中的“至寶”。

    筆者在八十年代期間,仿效人家集郵,不但學人購買“金猴”郵票,過程中,發生了一些有趣往事,至今仍有記憶,並且在集郵過程中,增加這方面的小知識。例如俗語所說的“四連張”,初學者的我,以為買了一套四連張回來,為了“美觀”,把郵票上多餘的白邊剪裁去,殊不知這是犯了集郵大忌,朋友們說是應該把郵票白邊一併收藏起來,才是正確的處理方法。

    當年,有同事手持一整版“金猴”郵票,向其他同事兜售,要價好像是二百元,但卻沒有同事認購。後來得知“金猴”奇貨可居,票值狂升,同事森哥大嘆“走寶”,連番追問整版“金猴”去向,結果二百元價值,連半版猴票也買不到!筆者當年望票止渴,只能向同事請求轉讓兩枚猴票,一解心頭好!

    唐  嘉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