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台灣看兩岸交流與全球教育
美國G. W. Allport著名的“族群接觸假設”學說中認為,透過不同族群之間的接觸與交流,可以減少彼此原有的偏見與誤解、增進相互間的了解及接納程度,進而可以發展長久的友誼關係。另外,前駐蘇聯美國外交官Y. Richmond總結長達三十八年美、蘇冷戰時期雙方對峙中的外交關係,發現處於類似冷戰等衝突國家及地區間,長期且持續的文化、教育及學術等方面的交流合作,雖然表面上看似耗時費力,但卻能產生深遠的影響力。例如,經由改變美蘇領導階層與人民的想法,成為結束雙方冷戰敵對關係的關鍵因素之一。另一方面,前哈佛大學J. S. Nye教授則進一步提出,在各國武力科技等硬實力競賽中,其實任何國家都還有更重要的軟實力需要發展,除了宣揚該國的政治價值觀,加強國際外交策略外,還有本身的文化資產,更是吸引他國前來的最重要因素。
因此,許多研究都曾經證實,在一些衝突與矛盾地區,如果有機會推動雙方民眾的接觸互訪,增加彼此間的溝通與交流次數及品質,就能夠促進交流人民間比較開放、友好的態度,發生衝突的偏見、歧視與敵意等負面情緒的機會就可降低。例如,以過去十多年來海峽兩岸的居民交流,都已對雙方在兩岸社會等認知與情感上,產生了重大改變及影響,包括大陸來台人士對於台灣在公共秩序及熱情有禮、開放平等、文化傳統、民主法治等方面,大都留下良好印象與評價。其中更以近二十多年以來,兩岸大學生的互訪、學習與交流效果最為明顯。在過程中,大陸學生多數對來台學習的經歷持積極正面的看法;在台停留期間越長,對台灣認識越加深入。反之,前往大陸的台灣學生,則透過交流與求學等機會,真正接觸到大陸社會在各方面發展的巨大變化,與可能產生的挑戰。
因此,鼓勵兩岸青年學子前往對岸就學與交換合作,不僅可促進兩岸年輕世代彼此的了解和良性互動,更可發揮雙方高教特色互補的效果,達成提升雙方教育品質與充實台灣高教生源的雙贏機會。
據統計,從二○一一年台灣高校開始招收大陸學生前來修習大學與研究所高級學位,到二○二一年止,大約有四萬五千多人次,如果加上短期來台交流的研修生,這十年來台大陸學生超過廿五萬人次。相對的,台灣學生前往對岸更是不計其數。這些學生已為兩岸搭起重要的文教交流橋樑,也是後新冠疫情時代,兩岸當局必須重新開啟大學生交流與相互學習的政策與管道。
另一方面,在高等教育國際化政策推動下,台灣當前積極推動各種以英、美語言為主的授課,無視於大學各專業領域的差異性及不同需求,校園中出現各類英、美語授課如雨後春筍的情形,造成大學生專業能力受到語言限制而產生學習的弱化趨勢,而且英、美等外語能力也不見得因此而提升。這些後遺症,其實殷鑑不遠。最近,台灣當局推出的“雙語”政策,其實是在重蹈二十年前教改缺乏事先的政策辯論、評估以及試辦等覆轍,包括當年的鄉土語言及母語政策,都是倉促推動下,出現新舊政策缺少銜接與改進的依據。
此外,近年來台灣當局也不斷公佈海外學生畢業後,留在台灣工作所需的相關累計積分,與改善聘僱門檻等規定。在目前台灣面臨少子女化趨勢下,大學與研究機構聘人日趨保守,加上新冠疫情的影響,各大企業或私人單位聘請高學歷者機會更少,難與鄰近地區競爭。以致這群由台灣提供各項獎助學金,由各頂尖大學所培養的外籍人才,難以在台找到合適工作,導致人才外流,無法為台灣留住這些海外人才。尤其,當前大學教師普遍面臨六十五歲屆齡退休潮,高等教育人才斷層情況越來越明顯。為解決上述問題,台灣各學術研究機構、各大學與若干高科技等產業,應該擴大高級人才的聘用,讓更多在台接受頂大等博碩士學位訓練、知台、愛台的優秀外籍人士,可以被納入留住人才等行列,尤其是許多新興產業所需的創新人才。
周祝瑛(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