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特搜
高溫天氣防中暑
補充水份躲陰處
封路重開引熱議
決策事前詢民意
△近日全國多地出現高溫天氣,甚至有長者因熱射病去世。熱射病其實與中暑有關,中暑與三個環境因素密切相關,包括高溫、高濕度、無風環境,尤其後兩者導致汗液無法揮發、無法散熱。
熱射病是高溫相關急症中最嚴重情況,即是重症中暑。非勞力性熱射病是指任何人在高溫下出現嚴重中暑症狀,只要是暴露在高溫下,休息時也會出現嚴重中暑症狀。另一種則是勞力性熱射病,除暴露在高溫環境下,進行劇烈運動或勞作引致,無論身體強弱也會中招。
儘管本澳近日有驟雨,但午間高溫時,居民尤其戶外工作者應注意防曬、適當補充水份;若懷疑有人中暑應及時轉移到陰涼通風處,盡快報警處理。
△馬揸度博士大馬路“永久”封閉路口,卻不足十四小時重開,引起坊間熱諷,當中不乏批評諷刺決策當局事前“無做好功課”,結果事實與局方的試行效果明顯存有落差,導致司長在深宵時段落場“補鑊”,最終白忙一場。
澳門土地面積有限,交通道路規劃“牽一髮動全身”,有關當局閉門造車的思維,只會窒礙澳門智慧交通的發展。長遠來說,朝令夕改的決策不僅讓居民或執行部門疲於奔命,更會直接影響對特區政府施政及管治的威信。
因此,各部門應以此為鑒,在制訂民生政策時應做好功課,廣諮民意及增加透明度,真正從便民角度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