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05版:要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雅萬高鐵聯調聯試時速達350公里
韓在野黨訪日抗議核污排海
各方續搜救美失聯小潛艇
龍捲風再襲美得州三死
巴黎市中心氣爆五十傷
特朗普官司纒身不忘吸金
(社論)中德政府磋商釋重要信號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22日星期二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6月23日 星期
 
3上一篇  
  放大 縮小 默认        

(社論)中德政府磋商釋重要信號

    中德政府磋商釋重要信號

    近日,國務院總理李強上任後首次出訪,第一站選擇德國,引發外界關注。在德期間,他會見了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同德國總理朔爾茨共同主持第七輪中德政府磋商,並出席中德經濟技術合作論壇和中德企業家圓桌會,與德工商界代表座談,參觀德國知名企業,深化中德各領域合作,取得豐碩成果,意義深遠。

    近期,中德互動頻繁。去年十一月,朔爾茨訪問中國,成為中共二十大閉幕後首位訪華的歐洲領導人;今年四月,德國外長貝爾伯克訪問中國,並與中方舉行第六輪中德外交與安全戰略對話;五月,秦剛就任中國外長後首次訪問歐洲的首站選擇了德國。剛剛舉行的第七輪中德政府磋商,在近期中德互動中具有格外重要的意義。這是新冠疫情發生以來雙方首次線下舉行政府磋商,也是兩國新一屆政府的首次全面對接。

    中德政府磋商機制,規模比一般領導人會晤更大,參與的部長級官員多,討論的問題深入且廣泛,因而被稱為中德合作的“超級發動機”。雙方對此均高度重視,共有外交、經貿、工業、財經、司法、交通、教育、科技、衛生、環保、發展等廿二個部門負責人,分別舉行了對口磋商。期間雙方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包括同意建立氣候變化和綠色轉型對話合作機制,舉行第三次中德高級別財金對話,以及新一屆中德環境論壇、衛生對話;繼續深化經貿、投資、汽車製造、高科技、新能源、數字經濟、人文等領域的合作,加強各層級各領域的交往,開展外交磋商和對話,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

    李強總理強調,當前形勢下,中德兩國應更加緊密地攜手合作,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多貢獻,在變局中發揮“穩定器”作用,加快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雙方要抓住綠色轉型機遇,推動合作提質升級。要堅持務實開放態度,更好實現互利共贏。要加強全球經濟治理合作,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推動世界經濟早日復甦。

    朔爾茨在磋商期間多次表態:“德方歡迎中國實現發展繁榮,反對任何形式的脫鈎,‘去風險’不是‘去中國化’”,“德中經貿和雙向投資聯繫緊密,德方無意對華脫鈎”。 

    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也明確表示德方反對脫鈎,反對任何形式的陣營對抗,德國願做中國可信任的合作夥伴,願同中方加強溝通,共同為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努力。

    當今世界變亂交織,全球經濟復甦乏力、人類共同挑戰增多,卻有一些國家抬升霸權主義、單邊主義,大搞陣營對抗、“脫鈎斷鏈”,眾多國家被迫面臨選邊站隊。中德合作的“超級發動機”再度發力,向世界發出加強對話合作,堅持互利共贏,攜手應對挑戰的積極信號。中德攜手同行,深化合作,將為世界經濟繁榮發展,維護國際和平穩定注入正能量。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