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名化
德德今年小學二年級,他自幼活潑好動,精靈多話,老師覺得他比其他同學更好動,因而常與同學發生口角或肢體衝突。特別是他升小學後,需要安坐下來上課的時間日益增加,更凸顯德德有與別不同的情況,因此經常遭到老師投訴。
最終,醫生診斷德德有注意力失調及多動症,建議他平日上課期間服用藥物,並應提供教育輔導。有了診斷,雖然為家長提供多一個理解孩子的角度,不再認為德德故意不聽話,家長的情緒也找到出路。可是學校老師的投訴沒有減少,反而增加,家長再次感到困擾。
筆者與德德母親仔細討論,她說家人認為注意力失調及多動症不是甚麼奇怪的疾病,所以便坦承向學校教務主任及班主任說明,希望學校老師理解德德的情況,在課堂時間提供德德一些可以不用一直安坐的機會,例如請他幫忙派簿及容許他脾氣暴躁時到教室角落冷靜一下。雖然當初老師們都很同意相關的建議,但漸漸地班主任表示很多科任老師都投訴德德不守規矩,要求家長再帶孩子去看醫生,了解是否要加藥。甚至有老師覺得學校既然沒有收融合生,家長應該幫德德轉校。
“偏見”及“刻板印象”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出現的情況,例如中年女性比較細心、資深的同事會偷懶等。但細心一想,我們都能發現自己有誤差。這類似社會心理學指出的另一個現象,叫“污名化",也就是當我們把某個標籤貼在一個人身上後,我們就會不斷找到匹配這個標籤的證據。德德在學校就遇到這個情況,當老師知道他有“注意力失調及多動症”這個診斷後,德德的所有行為都會跟這個症狀掛鈎,即使體育課所有人都在操場跑跑跳跳,但德德只是跟同學講話,也會被老師發現是過動表現。甚至德德在學校的一切行為,都會很容易被歸因於他的診斷,失去被好好理解的機會,例如他的情緒波動是否受其他同學的影響?是否有同學故意欺負他?
“污名化”讓被標籤的人沒有辯解的機會,因為一切證據都指向被貼上的標籤。這個社會心理現象,最容易引起社會歧視,然後就出現差別待遇或不公平的對待。最嚴重的是,通常當事人很難自己去掉“污名化”,因為並非他們自願被貼標籤,一般要靠有心人的幫助,去發掘當事人的卓越或不同之處,例如德德有禮貌、耐性不比其他同學差,以及協助別人改變對當事人的刻板印象。各位讀者,我們能否提醒自己用客觀的心去接納我們不熟悉的事物?或許就是這一份心,我們能夠幫助一個被“污名化”的人改變一生。
澳門心理學會 德 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