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顆衛星如何上太空?
據中新社報道:六月十五日,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將四十一顆衛星準確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是目前中國一次發射衛星數量最多的任務。
本次發射是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第七十六次發射,自一九九二年首飛以來,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歷次發射均獲成功,此次發射更是創下中國一箭多星新紀錄。
所謂一箭多星,就是通過一次發射任務,將多顆衛星送到預定軌道。近年來,一箭多星發射已向常態化發展,它可以充分利用火箭的運載能力,降低衛星發射成本,好比私家車和公交車,在相同目的地的情況下,公交車能够運送數量更多的乘客,效率也更高。
去年二月,搭載了二十二顆衛星的長征八號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創造了當時中國一箭多星發射的最高紀錄。今年六月七日,力箭一號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以“一箭二十六星”方式,將搭載的試驗衛星送入預定軌道。此次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則實現“一箭四十一星”。
“乘客”怎麼“坐”?
一次性將四十一顆衛星安全順利地送入軌道,首先要解決的是衛星在整流罩內的佈局問題,不僅要保證“坐得下”,還要“坐得舒服”。為此,科研團隊根據衛星結構、任務需求,優化“座位”佈局,採取三十八顆衛星壁掛、三顆衛星側壁的方式,給四十一顆衛星找到了安全舒適的位置。
據介紹,衛星的“座椅”由多星適配器和下方錐形支承艙組成。其中,四米高的多星適配器分成上下兩個中心承力筒,三十八顆衛星繞中心承力筒按列佈置,並保證了星與星之間的安全距離。
其餘三位“乘客”坐哪裡?如果為了新增“座位”,一味增加承力筒的高度,“乘客”在飛行階段將會面臨難以承受的“振動和顛簸”。為了讓四十一位“乘客”暢享舒適飛行體驗,科研團隊讓適配器下方的“乘客”挪了挪“腳”,在支承艙上開闢出三個“專座”,成功讓四十一顆衛星全部“上車”。
安全“下車”有妙招
衛星數量越多,從火箭分離出去後在軌道飛行碰撞的風險就越大。由於本次四十一顆衛星的“目的地”一致,因此,如何確保“乘客”都安全順利地“下車”,按照規定的分離方向和速度精準入軌,是圓滿完成此次任務的關鍵。
為了避免在“下車”時出現擁擠碰撞的情況,科研團隊巧妙設計“下客方案”,讓衛星依次有序進行分離。
科研團隊將多星適配器上的三十八顆衛星,每一層“乘客”分為一組,共六組;下方支承艙上的三名“乘客”作為第七組,衛星按組進行依次分離。此外,本發火箭還配套了十個反推火箭,通過開啟反推火箭拉開每組衛星之間的距離,保障了彼此之間分離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