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09版:澳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工程師:防洪基建定期審視升級
民眾建澳籲提內港排水力
新聞特搜
前日增191例新冠
男外僱墮退款騙局失廿五萬
外交公署兩局宣基本法國籍法
兒童性侵案升警籲社會關注
首季縱火十六宗多煙蒂引起
建築工地應設多少名安管人員?
今有驟雨雷暴
(新聞小語)情報結合科技阻遏毒品流入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5月12日星期一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6月11日 星期
 
3上一篇  
  放大 縮小 默认        

(新聞小語)情報結合科技阻遏毒品流入

夏 耘

    情報結合科技阻遏毒品流入

    自免隔離通關全面實施、國際航班有序恢復,人員頻繁流動,犯罪活動也同步上升。根據保安當局日前公佈的今年首季罪案數字,警方共開立刑事專案調查案件三千○六宗,較去年同期增加四百四十一宗,上升約一成七。儘管今年首季販毒案件與去年同期持平,但運毒方式和形勢變化亦亟需關注。

    從當局近月破獲的多宗從港運毒來澳案件,反映販毒集團不像過往疫情期間主力利用郵包運毒,而是隨着通關措施放寬,利用人手“螞蟻搬家”運毒,甚至透過行李、人體藏毒等運毒的頻率也隨之上升,令毒品犯罪更趨多樣化和複雜化。

    要打擊線上“毒郵包”與線下“螞蟻搬家”運毒,不僅要依靠鄰近地區及國際警務部門的情報交流,更需要有效的科技手段協助。保安當局此前曾介紹,本澳海關與警方近年來已添置了多種毒品檢測設備,如設置於各出入境口岸檢查車輛的車載移動式貨物及車輛檢查系統,用於檢查旅客及行李物品的安全檢查系統,用以檢查郵包的檢測系統,用於執法中快速無損檢測物品的手提式驗毒機等。未來亦將持續優化及調整相關科技設備及系統,並根據實際需要適時引入新的測毒儀器,以阻止毒品流入本澳。

    儘管如此,毒販仍有機會突破防線,將毒品偷運來澳。警方昨日就破獲一宗本澳男子從香港購毒偷運入澳轉售圖利的案件,先後於新橋、新口岸及氹仔區拘捕三男一女。警方合共搜出九點五九克冰毒,價值超過三萬一千澳門元。量雖然不多,但影響極壞。

    警方除了情報與科技手段結合,也需要深入分析多樣化的販毒方式、作案人的年齡分佈等資訊,更好地防患未然,亦有必要開展不同語種的禁毒宣傳,從源頭上對販毒行為起阻嚇作用。

    更值得留意的是,近年有周邊國家和地區開放大麻或大麻二酚合化法,當中有些大麻產品被包裝成糖果或零食,不論有心或無意,夾帶在行李中也難以發現。相關部門有必要加強宣傳和教育,阻嚇心存僥倖人士,同時避免居民誤墮法網。

    夏  耘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