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08版:圖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珠峰科考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5月13日星期二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6月11日 星期
 
  放大 縮小 默认        

珠峰科考

新華社 圖/文


在海拔五千二百米的珠峰登山大本營附近,來自西藏大學生態環境學院的科考隊員在進行水生態調查。


在珠峰登山大本營附近,來自西藏大學生態環境學院的科考隊員張繼峰(左)在查看附着在石頭上的藻類生物。


在珠峰登山大本營,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副院長康世昌(右)在查看從珠峰海拔約六千五百米處鑽取的冰芯樣品。


在珠峰海拔約五千三百米處,來自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的科考隊員薛雨昂在對冰川進行實時差分GPS定位。


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副院長康世昌的臉在珠峰海拔約六千五百米處完成科考任務時被曬脫皮


在珠峰登山大本營附近,來自西藏大學生態環境學院的科考隊員在收集土壤樣本。


⬆在珠峰登山大本營附近,第二次青藏科考高海拔氣象梯度觀測小組負責人趙華標(中)在指導科考登頂隊隊員架設自動氣象站。


⬆在珠峰登山大本營附近,來自西藏大學生態環境學院的科考隊員在測量土壤溫度。


在珠峰海拔約五千三百米處,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副院長康世昌(左)和科考隊員討論冰面湖的形成原因。

    珠峰科考

    青藏高原被科學界稱作“天然實驗室”,而珠峰及其附近地區則是其中一塊亟待被科學認知的璞玉。二○二三年珠峰地區綜合科學考察研究,是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的一部分。自四月底以來,來自五支科考分隊十三支科考小組的一百七十名科考隊員,繼續聚焦水、生態和人類活動,在珠峰地區探索自然,追問科學,奮勇攀登。

    新華社  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