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02版:要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三星堆跨坑青銅器“合體”
瓊申報世界“雙遺產”
首批非遺學田野教學基地成立
廣州暴雨街道水浸
國家防總啟防汛四級響應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5月12日星期一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6月11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首批非遺學田野教學基地成立

    首批非遺學田野教學基地成立

    十日,正逢中國第十八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首批五個非遺學田野教學基地在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宣告成立。這五個基地為瑞安木活字印刷田野教學基地、西塘傳統村落非遺田野教學基地、楊柳青年畫田野教學基地、南通藍印花布田野教學基地和天津皇會田野教學基地。

    據新華社報道,田野教學基地建立之後將把非遺學的教研與非遺所在地的專業需求緊密結合起來,共同確定科研項目,在田野上找到真問題,解決真問題。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還將把基地的科研項目作為教研課題,讓學生全程參與,從而在田野實踐中認知非遺的性質、特徵與規律,學習非遺學的理論,掌握非遺學科研的方法,深入了解非遺的現實,關切非遺的保護和傳承、命運與發展,樹立對非遺事業的責任感。

    著名作家、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院長馮驥才表示,作為一門田野科學,非遺學要切實服務於田野,就必須在田野中進行,在田野中完成,“非遺人才不是從教室走出去的,而是從田野走出來的。”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