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合力共探疫後新出路
自去年底今年初疫措放寬後,小城步入後疫情時代。半年以來,大眾努力與疫情共存,民間基本恢復面對面的人際互動。然而,有調查發現,疫情期間居民有抑鬱、焦慮風險,潛藏不穩定因素,大眾宜多注意自己及身邊親友的情緒狀態,適時尋求協助。
新冠病毒不僅侵害身體健康,也對人們心理健康產生難以估算的衝擊,一些群體包括衛生工作者、學生、獨居人士,以及有精神疾患人士尤受影響。有團體去年十二月針對“澳門居民心理健康”展開調查,昨公佈調研結果。整體而言,受訪居民抑鬱和焦慮水平較低;但值得注意的是,報告分析十二至十七歲人群、失業和家庭主婦群體皆存在較高抑鬱風險,四十五至六十四歲人群則有較高焦慮可能。
疫情三年,居民難免承受各種壓力,有人會嘗試求助,為不安、焦慮情緒尋找出口。回看去年“六 · 一八”疫情期間,不少人致電明愛生命熱線求助,反映因防疫措施造成心理困擾,日均來電多達百二通,較平日大增七至八倍,證明居民懂得宣洩,不會“收收埋”。
每個人都會遇到困境,身陷情緒漩渦,有時會看不到或不相信身邊有人可以幫得上忙。如果能及早覺察自己的狀態,適時主動尋求他人傾訴或協助,相信可分擔煩惱,避免鑽牛角尖。
疫情改變了環球經濟格局,疊加本澳產業結構加速重組轉型,不少打工仔面臨收入減少、崗位缺失、工作壓力增加等問題;更面對外部競爭日益加劇的狀況,屋漏偏逢連夜雨,容易產生不同程度的焦慮。
綜合休閒旅遊企業千億投資,非博彩元素無疑成為焦點。但社會更期盼博企肩負起企業社會責任,創造更多長期職位,有效引導居民多元就業,讓失業者重新轉換跑道,協助解決澳門結構性失業難題。當局宜加強與企業溝通,適時向社會釋出更多訊息,讓大眾找到希望。
當局應持續與團體等形成合力,做好就業配對、檢視及優化現有配對方式,並建立完善的就業追蹤資料庫等,多方位協助居民探索步出疫情後的新出路。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