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12版:澳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團體冀修法便捷兩願離婚
童軍總會推中式步操訓練
桂城同鄉會百人啖荔聯誼
工聯健頤走道快閃運動
魯兩代表團訪山東社團總會
濟南考察團訪粵澳工商聯
團體賀華佗誕冀國泰民安
濟寧領導訪中總深化合作
勿標籤精神病患者
公務華員會兒童填色賽頒獎
石獅兩會參訪佛山南海
深圳龍華會擬十月換屆
僑團參訪海宴華僑農場
民眾建澳辦心腦血管病講座
大灣區國際調解培訓開班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6月6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勿標籤精神病患者

悅 鳴

    勿標籤精神病患者

    鄰埠近日發生恐怖命案,由於疑兇患有精神病,不少人將之與暴力掛鈎,反映社會仍普遍對情緒疾病理解有限。徹底去除坊間偏見和負面標籤,加強關注病患心理健康及支援,才是當下亟需正視的議題。

    社會快速發展,競爭壓力大,加上經過三年疫情,經濟環境急劇變化,負面情緒充斥不同角落,亦令受精神疾病困擾人士逐年增多。無可否認,精神病患者是社會中的弱勢群體,除被症狀所煎熬,更要面對家庭、鄰里及工作上種種矛盾和壓力。

    然而,社會對精神病的負面標籤,可說比病症更可怕。這種無形衝擊,直接影響患者態度,如不願尋求協助和治療,繼而拖慢康復進程,甚至隱瞞病歷,自我孤立。

    根據不同地區研究顯示,有精神病的人並非一定有暴力行為;相反,這類人群更有可能是暴力的受害者,他們最需要得到幫助,但往往缺乏相應支援。社會應持續了解患者的需要,並增加支援各類精神疾病和求助渠道。政府可透過社交平台、宣傳短片及講座等,加強推廣精神病早期症狀,讓大眾正確看待精神健康問題,並強化識別能力,鼓勵患者及早求助。

    悅  鳴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