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完善各範疇服務助康復
團體關注頭頸癌語言治療
【本報消息】澳門語言治療師協會昨舉辦“頭頸癌醫學知識及語言治療”公眾衛教講座。澳門語言治療師協會會長劉芷其指出,目前澳門語言治療師主要服務對象為兒童,成人和長者的語言治療服務需求仍有很大空間。
隨着新離島醫院設置癌症服務中心,本澳醫療將更專業化、精細化,盼為癌症患者提供最完善、全面和有針對性的診治服務。講座昨日下午三時假迎聚廊舉行,由中聯辦社工部副處長劉盾、仁伯爵綜合醫院康復科醫生蔡琳玉、社工局代表蔡木錦、澳門理工大學副教授劉政堅、澳門愛心之友協進會代表羅少霞、澳門抗癌協會會長彭向紅、開心樂園協會會長陳艷堅、街坊總會副理事長林敏芝及劉芷其、澳門語言治療師協會理事長許孟雄主禮。
解決言語吞嚥
頭頸部癌症乃頭頸部的構造出現癌病變,如口咽癌、下咽癌、喉癌等。劉芷其表示,為頭頸癌患者提供完善且有效的治療服務,對康復進程至關重要,其中言語和吞嚥治療是關鍵環節,可提高患者的康復效果。現時本澳約有六十多名語言治療師,近年本地大學開辦了語言治療課程,也有不同地區的語言治療人才回流本澳;相信本澳語言治療師會不斷增加,希望政府持續完善不同範疇的語言治療服務。
澳患癌存活增
彭向紅介紹,鼻咽癌又名廣東癌,因廣東居民的鼻咽癌發病率全球第一,也是本澳前十位癌症,發病涉及遺傳、生活習慣等多重因素。近年本澳腫瘤患者有年輕化趨勢,主要發病仍在四十五歲以上,現時癌症治療已取得長足進步,病人的存活率有明顯提升。
活動上,主辦單位邀請香港中文大學講師兼言語治療師方思行、澳門抗癌協會理事李加穎主講,從學術及實務層面,為參加者講解頭頸癌患者及康復者可能遇到的治療副作用和吞嚥障礙,分享相應的吞嚥訓練,期望加強參加者認識相關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