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味的涼瓜
春鯿秋鯉夏三鯠,日前見食肆有售,於是點了涼瓜燜三鯠,由於不是本地(珠三角一帶)三鯠,所以食味大打折扣,口味主角轉向涼瓜。
廣東人忌諱,所以稱苦瓜為涼瓜,很多年輕人怕味苦而不喜進食,其實涼瓜味甘苦,另有一番風味。如苦瓜茶清熱消暑,有改善上火功效。
常見苦瓜主要分白皮種苦瓜與綠苦瓜,兩者不僅顏色不同,營養及功效也略為有别。白苦瓜又分白玉苦瓜和蘋果苦瓜兩種,白苦瓜苦味低,台灣人喜歡飲白苦瓜汁。綠苦瓜種類較多,如雷公鑿及杜阮涼瓜同屬大頂苦瓜,食味較苦。
以涼瓜作湯水,首推涼瓜黃豆排骨湯。涼瓜食法多變,日常小炒的涼瓜牛肉、涼瓜排骨;食肆推出的冰鎮苦瓜美名涼瓜刺身、鹹蛋黃炒涼瓜、豆豉鯪魚炒涼瓜;潮州菜的涼瓜煎蛋角等都是熱門菜式。順德有食肆為使涼瓜更入味,在餐牌標榜豉汁隔夜涼瓜。
八十年代香港有食肆推出“”菜式,如:仙鶴神針(海虎翅釀夜遊鶴),如來神掌(水魚炆鵝掌);其中一味涼瓜炒苦瓜是筆者至為欣賞,將涼瓜兩種食法結合,一是將涼瓜切骨排形扣淋,二是將苦瓜切斜片,將所謂涼瓜與苦瓜用豉汁煮成,集“淋”與“爽”口感一起享用。
唯近日有食客投訴本澳某餐廳售七十八元的苦瓜炒涼瓜,竟是鹹蛋黃炒苦瓜,貨不對辦,事件更經鄰埠電視台報道。
疫情三年多來,各行業都似慘食涼瓜扒大鴨(苦過哋哋),希望日後大家可以苦盡“金”來。
普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