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塔關注組:燈塔周邊樓限高宜立法
【本報消息】政府因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決議,早前公佈《羅理基博士大馬路周邊區域遺產影響評估及城市設計》初稿,建議收緊東望洋炮台及燈塔的東西面區域地段限高,包括新口岸新竹公寓旁邊的一三四地段限高由九十米減至六十米。
東望洋燈塔關注組發言人陳德勝對政府改變態度,建議收緊限高感到開心,認為是進步。又建議把第八三/二○○八號行政長官批示(訂定東望洋燈塔周邊區域興建的樓宇容許的最高海拔高度)升級為法律,發揮保護世遺燈塔的效力。
陳德勝自一九九○年代居於新口岸一帶,見證羅理基及新口岸一帶的變化。自發成立東望洋燈塔關注組,該關注組曾多次去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反映東望洋燈塔情況以及憂慮。
滿意羅理基規劃初稿
陳德勝表示,羅理基博士大馬路後方的山體上,有山頂醫院及傳染病大樓。坊間擔憂靠近羅理基一帶若高樓林立,將影響日照及通風,沒有陽光殺滅醫院病菌或自然風吹散病菌,令病菌積聚,可能影響環境及居民健康受損。他對於政府公佈羅理基規劃初稿,建議收緊東望洋炮台及燈塔的東西面區域地段限高,感到開心,認爲值得鼓勵。雖然羅理基新竹公寓旁邊的一三四地段,減高至六十米,但按示意圖可見,仍似遮擋山體。他指出,當年關注組提出訴求是不能超過六十米,現時羅理基檢察院落成後,好多人認為該高度(約三十二米)更適合,“看過去的視覺景觀,這個高度最適合松山”。
一三四地段減高至六十米,但旁邊一三三地段仍能保持九十米的高度,兩個標準不一。陳德勝理解發展商“真金白銀”買入土地,政府突然減高對發展商都不公平,此乃政府及發展商要討論的問題。對社會而言,最重要是守護燈塔世遺的景觀,此關係世遺、環境等。
陳德勝表明,不認同保育東望洋燈塔僅以特首批示形式訂定,批評多年沒有升級為法律是政府的不負責任;期望政府早日將之升級為法律,則日後修法需經過立法會討論及讓公眾知悉,不因個人意志就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