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應有教育研究的能力
顧明遠教授在談及“關於教師專業化”時指出:“教師必須掌握所教學科的系統的專業知識和技術體系;教師的職業需要長期的培養和訓練;任何職業都有職業道德,教師的職業道德尤為重要;教師要有不斷學習、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教師要有獨立地設計教育活動的能力,不斷反思,成為研究型的教師。”他強調的是教師的知識與技能、教師的專業成長、教師的職業操守、教師的終身學習及教師的教學科研一體化的原則。
一、教育研究
教育研究是科學研究的組成部分,是認識教育現象、發現教育問題的重要途徑,是推進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質量的直接動力,是探索教育規律、促進教育發展的有效保障。教學研究是對教學設計、教學過程、教學反思和教學評議的過程,是教師長期教學的積累,通過教學研究,由實踐上升到理論,以理論指導實踐。
二、教育研究的實施過程
教育科學研究有着不同的層次和不同的類型,不同層次以及同一層次不同類型的教育科學研究,其研究的目的和任務、採用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成果的表現形式不完全相同,研究的過程也不完全一致,但完成一項教育科學研究工作包括幾個最基本的環節,即教育研究的實施過程。教學研究應注重誰研究、研究誰、研究甚麼、為甚麼研究、用甚麼研究、怎麼研究等。
首先,要注意課題選擇。選擇研究課題是進行教學研究的起始環節,也是一個比較困難的環節。能否恰當地選擇好課題,直接關係研究工作的成敗、進度的快慢,以及成果的大小。
教學研究的對象既有理論形態的,也有實踐形態的,但不管是哪個形態都包括過去的、現在的、將來的及創造性的複雜多樣的教育事實,而這其中必須有大量的問題值得研究,因而,教育研究有着豐富的課題來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自己的需要及遇到的障礙及困難都可提出大量有價值的研究課題。
駱老師在《問題設計的“有效”與課堂教學的“高效”》教學小論文中,以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為例,認為語文閱讀教學中設計“有效”的問題十分重要。語文閲讀教學中必須要重視問題的設計,細緻備課精心篩選,設計有效的問題,是提高語文課堂效率的一種重要途徑。打破“先設計好環節,然後在環節中再設計問題”的模式,“用問題串連環節”,以設計有效的問題形成一氣呵成的課堂教學。語文教學中設計有效的問題,有助於留住在應試教育中逐漸流失的“語文味”。
為實現課堂教學的“高效”,在教學實踐中注重關鍵詞問題設計:抓住文本中關鍵字詞進行問題設計。如對《社戲》“真的,一直到現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見那夜似的好戲了”中的“好豆”、“好戲”進行問題設計。
注重主問題設計:抓住關鍵點進行問題設計,這是採用的更為廣泛的一種方法。如《紫藤蘿瀑布》以“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這一中心句作為抓手,按照如下環節進行問題設計:情感的變化(文中的情)——為甚麼情感變化(文中的事)——怎麼樣的紫藤蘿瀑布(文中的景)。
駱老師在精心、深入備課後,在課堂上運用好經過精心設計的問題,帶領學生走進文本,品讀文字的精妙,感知作者的深情,體悟文本的深意,盡可能兼顧“語文味”與“知識點”,進而打造了高效、有味的語文課堂,這是我們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應該一直去踐行的理念。駱老師善於研讀文本,精於教學設計,樂於教學過程,關注教學反思和教學研究,總讓人眼前一亮。
其次,教育領域有大量的理論問題,學習理論不僅可以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還可刺激科研,通過理論的學習發現大量問題,從而找到選題。
我們也可以從教育理論中演繹課題。理論能綜合已有的知識,對獨特的事物和現象提供正確的解釋,這是理論的目標功能。理論能指引研究的方向,提供觀察與發現的指導架構,這是理論的手段功能。
陳老師十多年來閱讀大量的教學理論專著,從專家學者的論述中汲取知識,運用於教學實踐。他的《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共鳴”與“爭鳴”的意識》一文,從錢夢龍、吳非、李鎮西、王棟生等教學專家的理論中,結合自己的教學篇目進行梳理,選擇了一個好的課題,以理論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從教學實踐中進行反思,從閱讀教學之“共鳴”與“爭鳴”;入乎其內,尋求“共鳴”;出乎其外,激發“爭鳴”。三個角度強調培養學生“共鳴”意識為主,“爭鳴”意識為輔,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審美修養,增強學生的思辨能力。陳老師長期堅持讀書與思考,執着於教學理念的更新,他的教學與科研相得益彰。
凡是對自己研究的問題有同等興趣或有造詣的人,都應該多接觸,多多交談。古語說:“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在與專家(同行)的交談、討論中,尤其是在熱烈爭論的思想交鋒中,就會迸發出思想的火花,此時自己朦朧的思想、觀點就會得到進一步的清晰、明朗;同時,在討論過程中還可得到不同程度的暗示與啟發,別人不經意的一句話,就可以引發出自己的一個新想法、新觀點,形成教學研究的亮點。
張老師在“同一堂課走進珠海”全廣東省初中化學網絡直播教研活動中,講授的《二氧化碳製法的研究》受到專家學者和線上眾多老師們的高度讚揚和肯定,在教學反思過程中,她撰寫的《指向化學核心素養的深度學習》,提出深度學習可以症治傳統課堂普遍存在的問題,深度學習適應二〇一七年新課標、新教材的需要及澳門基本學力的要求,深度學習有利於核心素養的形成。她認為落實深度學習應在教學的各個環節體現:精心設計預習案,實現課前的有效自學。扎根於情境,引導學生深度思考。發揮智慧課堂優勢,讓深度學習的空間更加廣闊。倡導基於主題的教學設計。要緊緊依靠“教、學、評一體化”的指導思想開展深度學習等。精心備課,適性教學,實踐出真知,張老師教學研究十分接地氣。
隨着教育在國家發展地位中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教育科研的力量。每位研究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和目的,通過自己知識結構的優勢去選擇問題,也可從自己感興趣的課題來選擇研究。資訊科技融入教育教學,着力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育教學效益,學校制定的五年、十年教學中、長期規劃,我們可以從中尋找好的研究課題。澳門教青局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具體要求,也提高了教師教學研究的積極性。
第三,要注重教學研究報告的撰寫。教學研究報告根據教育研究任務與方法不同,一般可分為教育調查報告、教育實驗報告、經驗總結報告。
李主任的《基於PISA2018數據探究數學教學中成長型思維的培養策略》是一篇很好的教學調查報告,他使用二〇一八年十月,OECD發表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PISA)數據,比較不同國家及地區之間的學生思維能力,指出澳門十五歲學生表現突出,在數學、閱讀、科學的成績名列世界第三,僅落後於中國(四省市)及新加坡。在PISA2018的問卷中,基於學者Carol Dweck所提出的兩種思維(心態)模式,採用了一道自陳式問題進行劃分:學生認為天賦是不能改變的(同意及非常同意歸為固定型,不同意及非常不同意歸為成長型)。再對澳門學生兩種思維(心態)模式與數學素養成績作比較。從而引出澳門地區成長型思維及固定型思維學生數學成績表現比較,通過數據、圖表、模型進行量性分析,得出在數學教學中應培養學生的成長型思維,課堂教學模式應倡導自主——探究——反思的學習模式,師生應共同建立成長型思維模式,應通過多元評核機制推動成長型思維的科學結論。
教育實驗研究報告是以書面的形式反映教育實驗過程和結果的一種研究報告,與調查研究報告、經驗總結報告等其他研究報告相比,它更強調研究報告的客觀性。實驗研究報告對問題的闡述和解釋,以及對結論的表述與調查報告一樣卻要求準確、樸實、簡明,不需過多的形容和富有情感的描述。
三年疫情給澳門基礎教育帶來極大的挑戰,陳老師的《線上教學新嘗試,拓展學生新視野》一文,談到面對疫情,地理科組如何在特殊情況下保證教學質量。科組老師互助鑽研,共商停課安排;通過特殊任務,提升學生對地理微信群的關注;安排學生拍片分享解題思路,成功打造虛擬課堂的真主人;同時緊貼世界時局,提升學生的世界觀和家國情懷。通過精心研討,挖掘本土新奇事件,吸引學生探索課本知識和身邊事物的關係;用心點評作業,讓學生在稱讚和鼓勵下漸漸成長。陳老師的教學實驗報告是一個成功範例。
經驗總結報告是研究者依據教育實踐所提供的事實,深入地分析和總結教育實踐中活生生的現象,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論的高度,從而揭示教育實踐的客觀規律的一種科研究報告。從學術性上看,顯然比不上一般的學術論文,但它都有很強的實踐性。按性質不同,經驗總結報告可分為全面總結和專題總結兩大類。
蘇老師的《賞識點亮心燈,關愛架起心橋》,是她對高三班主任工作的小結。“我的學生畢業了!他們臉上的笑容是那麼燦爛,因為高三是他們中學階段的終點,同時也是他們跨入新生活的起點,更何況美好的未來正向他們招手。”在這篇文章中,她提到班主任工作要賞識學生,應加強學生的自我管理;要關愛學生,應注意學生的心理疏導;要了解學生,應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蘇老師同時反思自己班主任的工作:還有上升的空間,對潛能生的工作還不夠細緻,今後會更加努力,用心耕耘,靜待花開。這份經驗總結報告告訴我們:只有真情的做好工作,才會有真實的體會,更會有精彩的美文。
李觀鼎教授在《教師文選序言》中指出:“教書育人”是一個相關領域的老話題。學校對這一論題的深化探討,乃在將“教學”作為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的途徑和內涵加以審視和踐行。老師們紛紛突破教學囿於課堂和課本的固化模式,從學生的知識學習、思維訓練和情感教育等需要出發,正確地處理課內與課外、線上與線下、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等多重關係,逐步實現教學重心向學生自主學習方面轉化,從而由課程“工具論”躍升至“本體論”高階。這也是對教師教育與教學中,由實踐到理論,由理論指導實踐,由教學的必然到教學的自由的高度讚譽。
三、教師應有教育研究的能力
教師應認真學習《課程標準》與《基本學力》,應重視教師的專業成長,應精心教學設計和規劃教學過程,應做好教學反思和同行觀課評義的記錄,應積累資料和適時撰寫教學研究文章。
教育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也是人為和為人的育人工程,更是教師全情投入、有所作為的動態工程,我們將在教改的路上,不斷前進。
高榮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