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08版:澳聞/特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媽祖像與媽祖文化村
澳生國防教育營珠開營
“繁星追夢”揭秘科學家精神
科學館開展“北斗”實驗課程
青年科技村下半年推出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5月12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科學館開展“北斗”實驗課程



⬆首批十四位導師已完成培訓,預計可於九月向澳門學生分享“北斗”奧秘。


澳門科學館早前完成簽約儀式,將於澳門展開“北斗衛星導航系统科普實驗課程”。

    與國經合航天科技委締結長期合作

    科學館開展“北斗”實驗課程

    為長遠提升澳門科普教育水平及科研實力,澳門科學館正式與中國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促進會航空航天科技工作委員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締結長期合作關係,並在澳門開展長期實驗課程。

    匯集雙方優勢資源

    北斗衛星系統作為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衛星導航系統,在全球範圍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對海陸空交通、農業林業等多個領域均起到重要作用。今次“北斗”方面與澳門科學館簽署協議,將匯集雙方優勢資源,在科研學術、教育培訓等領域長期合作,其中一大重點就是授權科學館展開“北斗衛星導航系统科普實驗課程”,讓科學館在推動科普教育上獲得全球領先的國家級技術支撐。

    澳門科學館館長邵漢彬介紹,實驗課程將透過理論教學、應用探究、動手組裝實踐等環節,由淺入深向學生詳述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功能、設計、運作原理、可結合應用的科研技術等內容;過程中學生將會知悉國家今日的科研實力,也能掌握到北斗系統所使用的科學與技術原理,從而刺激發揮對科學與技術的創意想像,為日後的人生規劃展現科研出路。

    首批導師完成培訓

    他表示,目前科學館正全面推進“北斗”課程的場館建設及準備工作,預計今年八月上旬就可以完成實驗室建設,待調試程序完成後,最快可於今年九月正式運作。由於課程設計需時,“培訓計劃”首階段課程會先面向“青年科技村”科創人才培養計劃學員中的中學生,名額暫定為一百位,及後將逐步拓展至小學及其他層面,最終讓“北斗”走出“科技村”,成為涵蓋全澳的科普教育品牌。至於導師方面,首批共十四位具豐富科普教育經驗的導師已於四月前往北京完成密集式培訓,成為獲認證的北斗培訓課程的科普導師,將深奧的“北斗”系統以趣味科普形式與學生分享,將來亦可以培養更多“北斗”導師,以點帶面,讓“北斗閃耀、沐澤八方”。

    未來,科學館亦計劃與大專院校合作,圍繞“北斗”開展科創比賽,讓學生有機會學以致用,親身參與到科研創作之中。同時透過今次簽訂的長期合作協議,館方亦會將課程、比賽葡語化,藉助澳門“中葡平台”的定位向葡語系國家推廣“北斗技術”。通過這一系列長期的實驗課程與豐富的實踐機會,科學館期望藉此進一步提高澳門青少年對科普的興趣,照亮科研道路,同時也為澳門未來種下科研種子。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