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產品走馬燈
要加入 Clubhouse,你必須要獲得邀請碼,成功登錄後又會獲得兩個邀請碼(現在五個)。以當代社交媒體來說是鋌而走險的做法,在疫情期間反而成為了助力。除了飢餓行銷自身成為了宣傳,更重要的是“獲得邀請碼”這件事已經是社交強化的一部分,而且也確保使用者有可以即時聊天的熟人。聊天室是隨機相遇的空間,話過不留痕,人人暢所欲言。
然而成也疫情,敗也疫情,當後疫情的世界重新回到真實社交,功能過於單一的 Clubhouse 卻無以為繼——能夠傳遞聲音,但無法再現環境,再方便也比不上現實社交。
【摘自:〈Clubhouse 的出生與死亡〉,MOYASHI 末日風情畫,二○二三年四月十九日】
科技產品有如走馬燈——每隔一陣子,就會有一款吸引全球目光的產品誕生。單是過去兩三年,我們已見證過MeWe、Clubhouse、ChatGPT的熱潮。只是,當熱潮消退,它們不再被注視時,又能留下甚麼?
要成為這樣的“熱潮產品”需要天時。例如沒有Facebook的霸道,人們不會將目光轉向MeWe;沒有疫情期間的隔離措施和社交阻隔,主打聲音聊天的Clubhouse不一定能受大眾青睞;沒有大家對AI科技的基礎認知,ChatGPT更厲害也不能找到相應的用戶群。然而,有了天時卻不一定等於產品的發展能一直順遂,甚至千秋萬代,且看以上三個例子中,前兩者都已經乏人問津,就可知一二。
但這卻不代表它們的出現沒有意義,因為每當這些熱潮產品出現時,大家的想像力就會被開拓一點;當它們殞落之後,也能化作養分——被其他平台吸收、啟發更多新產品的發展。就如MeWe的出現,喚醒了大家對抗Facebook壟斷的意識,而我們都不能說準,未來的社交媒體會不會也加入聲音聊天功能。化作春泥更護花的道理,正是如此。
穆 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