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示不清徒添不便
本澳近年運動風氣盛行,水塘、松山跑步徑等總見居民運動身影。只是,如果沒有好的道路設施,再好的運動場地亦難前往。
近日,連接黑沙環海濱休憩區與水塘的行人天橋,因工程關係暫定使用,休憩區前往水塘公園者,須使用污水處理廠對開行人天橋往馬揸度博士大馬路,使用蔡高對開行人天橋前往馬交石巷,再使用中德學校對開的行人天橋往水塘。社區設施須優化、更新替換,居民絕對支持及理解,只是有居民反映,指示牌設置位置不恰當及不清晰,令居民折騰一番。
首先,有關方面僅在施工橋下方設置更改道路的指示板,未有在污水處理廠對開天橋位置提前告示,居民須來回多步行三、四百米到施工天橋始知“此路不通”。居民使用改道期間,須經過一處工地,地面凹凸不平僅用木板鋪地,長者隨時跌倒受傷。走過污水處理處天橋、蔡高對開天橋後,居民發現中德對開的天橋正在施工,暫定使用,須使用附近的臨時交通燈橫越馬路,與指示牌的“指導”並不相同。過往一橋之距的水塘,現在要“兩上兩落”行人天橋始到達目標的地,變得“這麼近、那麼遠”。希望當局做好改道指示,最起碼不要“點錯路”。基於工程需時,希望當局研究設置臨時通道,讓居民便捷前往水塘,平衡施工與道路使用者的需求。
賈大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