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
最近在閱讀一些與溝通相關的書籍,其中提到了人與人之間的一個難題:我們很難好好聆聽別人。我們用耳朵聽到對方說話,但真正的“聆聽”不僅是聽而已,更重要的是理解並解讀對方傳達的信息。
在親密關係中,例如家人或情侶關係中,我們渴望透過他人確認自己的存在感,希望對方能夠理解自己、看到自己。因此,我們常常不會全部表達自己的想法,而是期望對方能夠猜測出我們的真正意圖,並給予正確的回應。
然而,一旦對方說出了我們不滿意的話,我們經常會把對方所說的話當成是針對自己的評價,很容易責怪對方,甚至彼此攻擊。一旦落入攻擊的陷阱,雙方就會處於對立面,更難互相理解。
而如果我們細心聆聽,往往有額外收穫。實際上,所有的說話都是對方沒有得到滿足的某些需求和情感的表達。當我們細心地推測出對方背後的需求,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對方想要什麼。但要做到這點,我們需要冷靜地看待對方話語背後所隱含的意思,不要把它想成批評或攻擊,而是關注對方真正的需要。
除了聆聽,也要學習如何清晰地表達自己的需求。有時候,我們以為自己在表達感受,但實際上話語中可能包含許多評判、責備、攻擊和判斷的暗示,這只會激發對方的防衛心理,影響溝通效果。
因此,當我們表達需求時,應該說得明確、具體。只有說出想要的東西,對方才能知道如何滿足你的需要。比起“我不想讓你花那麼多時間在工作上”,直接說“我想讓你每周至少有一個晚上陪我”,顯然更易懂和更有效。當我們清楚地表達出自己此刻想要的回應是什麼時,衝突才能更快被解決。
木 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