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二則
舊 事
我對故物常常戀戀不捨,每逢翻找一些物品,總能夠有些舊事重提朝花夕拾的感觸。這樣的感受有時帶些幸福,有時帶些感傷,更多的是那種人事兩隔絕的荒涼感。
這樣的感受時時地出現,往往只是因爲我自己的東西疏於整理,雜亂無章,而這樣的感受亦並非可喜,只是偶爾引發我們的“長考”、“遐思”或者“遠慮”。
一種“值得過、有價值”的生活顯然是不容僅有歡樂的,痛苦和割捨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歡樂讓我們享受了人生之福祉,而痛苦則鍛造了我們。隨着光陰的逝去,這一切的一切都淡忘近於無痕。但有時一下午的翻箱倒櫃,就讓過去的一個瞬間,頓然復活了,彷彿我們已非今日的我們,而是回到多年以前,而今天不過是時間的作弊使得我們提前知道了答案,而也只是此時,我們意識到,其實或許過程尤重於結果,而那些曾經發生過的偶然,亦在不經意間成為了永恆。但是誰能將瞬間變成永恆呢?
路 遇
樓下散步時路遇一位跑步男,搭訕抱怨說開發商偷工減料,現在出問題了。
我抬頭一看,原來是油漆皸裂剝落,但是否由於偷工減料造成則尚存疑問,這裏面包含的層面其實不少,第一它與油漆本身的化學成分有關,又和油漆與基質材料的接觸面有關係,還與溫度、濕度等外部環境有關。在人的方面,與設計人員對於材料的理解有關,設計人員是否選用了能夠互相配合的材料,是否考慮了現場特殊的環境,是否在經濟性與耐久性之間作了合理的選擇,是否考慮了材質的不確定性?這些都是可能導致設計失誤的條件。然後是施工的問題,施工方是否選擇了有經驗的油漆工,工人是否嚴格依照各種程式,是否有相應的質量控制檢測與驗收?當然也不排除有偷工減料的可能,但是直接去質疑,又豈非太過武斷?
但現實是清楚的,這麽早出現油漆剝落的確不可接受,到底有沒有人去找原因呢?現代社會也是如此,大家最重視的問題往往都是抱怨出來的,而不是條分縷析發現癥結。規則讓位於力量、理性讓步於感性,其實也是社會前進的方式吧。
回到這個問題本身,我個人的估計屬於選材不當,鋼料曝曬於烈日之下,溫差很大、受熱不均,也跟工程師與建築師的溝通不暢有關。其實可以有更好的選擇,譬如說不銹鋼,或者木頭,但是歲月的痕跡總是會有,誰也擦不掉。
李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