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調管網基建短中長期規劃
林宇滔促增道路工程協調效率
【本報消息】立法議員林宇滔表示,目前道路工程協調成效不彰,書面質詢當局會否設立更前瞻的協調機制,要求各公用事業及政府部門等,提交管網或基建設施的短中長期規劃的維修和鋪設,令協調能從規劃層面展開,真正提升道路工程協調效率。
林宇滔表示,現時的道路工程協調小組共有九個政府部門及六個公共服務企業,他質詢交通局將於今年推出“道路工程統一入口平台”,與市政署的“道路工程計劃協調平台”整合後,具體能如何提高工程協調的效率,上述平台整合後,道路工程協調小組及相關平台,將由交通局還是市政署負責統籌道路工程工作。
市署公建要求各異
對於政府表示將會統一利用新物料包括高黏高彈瀝青重鋪路面,為減少路面維修的情況,市政署要求承建商將此類瀝青工程保固期由三年調升至四年,但他質詢作為興建道路的公共建設局則表示保固期仍維持兩年,為何使用同樣的物料及技術,不同部門的保固期的要求卻相差一倍時間。促公共建設局交代會否將保固期提升至四年,以及政府會否統一更新本澳道路建設的質量及保修標準。
在縮短道路工程的施工時間方面,林宇滔質詢除了現時的巡查措施外,為避免工地“曬蓆”,會否參考內地部分城市及台灣地區在工地安裝低清監控鏡頭,在不影響公眾私隱的前提下,讓居民可實時在網上監督工程有否施工。
地網混亂圖則不符
針對地下管網混亂及與圖則不符,令不少道路工程開挖後才發現需要將管線作搬遷,減少道路工程延誤及“曬蓆”,地圖繪製暨地籍局一八年推出“地下管線圖”期望整合全澳下水道、電力、天然氣、自來水、再生水、電信、有線電視、交通監察設施、環保設施共九大類管線的地下三維資料,促交代現時該系統更新資料的進度,以及預計何時才能將本澳所有地下管網的資料全部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