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圭大選投票
熱門候選人撐與中國大陸建交
【本報綜合報道】據新華社、觀察者網報道:巴拉圭大選投票當地時間四月卅日早上開始,超過四百七十八萬登記選民將選出巴拉圭新一任總統、副總統、四十五名參議員、八十名眾議員和十七名省長。
選民將在巴拉圭國內外一千一百多個投票站進行投票,投票結果預計將於當地時間四月三十日晚公佈。
阿萊格雷輕微領先
根據選前最新民調,支持率最高的兩位總統候選人分別是來自競選聯盟“爭取新巴拉圭國家共識”的埃弗拉因 · 阿萊格雷和來自執政黨紅黨的聖地亞哥 · 培尼亞。
阿萊格雷暫時輕微領先培尼亞一點五個百分點。另一名將自己定義為“民族主義”共和黨派候選人的庫巴斯支持率位列第三。阿萊格雷和庫巴斯均在競選宣言中稱,若成功當選,將與中國大陸建交。
巴拉圭法律規定,總統選舉進行一輪投票,得票最多的候選人獲勝,總統任期五年。
巴拉圭是中國台灣地區在南美洲唯一的所謂“邦交國”,也是台僅剩的十三個“邦交國”之中面積最大的。
自三月底洪都拉斯正式宣佈與台灣當局斷絕所謂的“外交關係”,島內便開始擔憂與巴拉圭的關係也將岌岌可危。此後美國政府更加強與巴拉圭互動,還派中情局副局長罕見訪問了這個南美國家。
據路透社報道,隨着大選之日將近,選民們關注的競選核心話題集中在嚴峻的國內經濟形勢、政府腐敗問題,緊接着就是對台關係。
與陸建交時間問題
綜合《南華早報》、《基督科學箴言報》等二十八日報道,在當天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一場關於“巴拉圭選舉對美中在拉美地區影響”的線上討論中,巴拉圭國際政治學及經濟學教授費爾南多 · 馬西表示,他認為無論周日的選舉如何,都不會影響巴拉圭終將與中國大陸建交的結果,一切都只是時間問題。
費爾南多曾任巴拉圭財政部與工商部首席顧問,他表示巴拉圭需要中國的市場和資金,“巴拉圭遲早都會與中國大陸建立外交關係,因為不這麼做就像不與歐盟或美國建交一樣不明智。中國大陸是一個主要經濟體,他們(政府)會這麼做的。”
去年巴拉圭政府赤字增長到GDP的百分之三,過去四年的平均增長率跌至百分之○點七,絕對貧困率也在上升。
在這種情況下,尋求打開中國大陸市場成為了一個很現實的選項。
BBC提到,人口近七百四十萬的巴拉圭,其經濟的兩大支柱——畜牧業和農業,近來呼籲與中國開放貿易的呼聲越加高漲。
巴拉圭是全球十大牛肉和大豆出口國之一,但缺乏官方聯繫阻礙了這些產品直接對中國大陸銷售。反對派總統候選人阿萊格雷此前曾公開表明與台灣當局維繫所謂“邦交”,導致巴拉圭的黃豆與牛肉難以出口至中國大陸。
巴拉圭農村協會主席加利說:“我們是一個糧食生產國,卻沒有向世界上最大的糧食進口國出售糧食”、“我們在陽台上看別人搞派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