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02版:澳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特首訪盧首相交流現代金融
旅局邀葡業界參與旅博會
政府津貼公資企三考量
澳高校生參訪灣區數字經濟
賀一誠考察盧森堡證交所
澳琴代表團訪葡促雙向經貿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22日星期二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4月25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政府津貼公資企三考量



宋碧琪(左)、李靜儀。

    政府新文本訂定八大營運事項標準

    政府津貼公資企三考量

    【本報消息】立法會第一常設委員會昨日上午與政府代表續審《公共資本企業法律制度》法案。一常會主席李靜儀、秘書宋碧琪會後向傳媒總結指,政府最新文本吸納了委員會的意見,主要討論營運津貼、設立公資企業的原則,以及涉及重大營運事項的機制等問題。

    閉門會議約兩個半小時。李靜儀表示,營運津貼方面,提案人建議增加了部分內容,清晰政府投放營運津貼的三個考量因素,包括考慮有關公共資本企業的所營性質、年度營運計劃、年度預算的合理性;是否已透過專營合同,或公共服務的批給合同取得同類型津貼;上一年度企業營運結果及財務狀況,尤其累積盈餘或虧損。

    設立企業三原則

    她引述政府指,將來可向全資企業及控股企業提供營運津貼,維持正常經營及運作,但參股企業不以此模式。目前,有六家企業有收取營運津貼,分別為澳門輕軌股份有限公司、澳門科學館股份有限公司、澳門樂團有限公司、澳門廣播電視股份有限公司、澳門基本電視頻道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當該法律生效後,由於行政公益法人性質不屬於該法的對象,因此將來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將不以此形式收取津貼。

    在公共資本企業的設立、出資、和轉讓章節中,委員會關注政府如何決定出資?李靜儀引述政府介紹主要有三大目的和原則,第一是配合特區政府的施政目標及政策;第二是推動特區與內地、其他國家或地區的合作;第三是促進澳門特區社會、經濟和產業發展(尤其開展大型基建、實現經濟適度多元、落實民生需要項目)。

    不承擔無限責任

    為達到上述目的,政府作為公共出資人會出資建立公共資本企業。委員會認為最新文本條文更清晰。李靜儀指出,在責任限制上,為保障政府出資的安全性,公共出資人應避免及禁止承擔無限責任,新文本更詳細列舉有關情況。

    李靜儀表示,公共資本企業的經營和運作方面,在涉及重大營運事項方面,委員重點關注主管部門、政府角色為何,有何機制保障公資企業成立及其公帑投放?政府作進一步清晰,新增包括增資、減資、利潤分配在內的八項重大營運事項,其決策、執行、管理及職權分配制度要訂定標準,就每一類重大營運事項規劃、論證、審議和決策的規則。餘下條文將再訂會議時間討論。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