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灣區標準”融入生活
粵港澳三地昨日共同公佈首批一百一十項“灣區標準”,涵蓋食品、粵菜、中醫藥等二十五個領域,粵港澳三地政府並簽署共促大灣區標準發展合作備忘錄。“灣區標準”推動三地規則的改革和創新,不僅便利民生,更是三地互聯互通、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的重大突破。
疫情後,內地與港澳往來全面恢復,粵港澳大灣區加速建設備受各方關注。過去幾年,中央出台一系列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政策,涉及產業、人才、創新科技等各方面,為大灣區建設提供重要支撐,多項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持續推進。但三地融合發展,面對着“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三種貨幣”的問題,對三地流動和發展構成阻力。大灣區進一步融合發展,必須打破制度壁壘,探索新模式、新路徑。
早前廣東省發佈大灣區規則銜接的首批二十個典型案例,不僅讓人們看到灣區人流、物流、資金流等跨境自由流動,還有民商事規則銜接、標準互認等,再不是紙上談兵,已有實際成果點滴積累。例如食品,過去三地各有檢測標準,且只能由內地單向向港澳輸送。有了統一的“標準”後,流通更便利,更可從單向變雙向,助力澳門食品和手信等走進大灣區市場。
今次推出的百多項“灣區標準”,以粵港澳三地高共性、易融合的重點民生領域為切入點,由三地相關部門、技術實力較強的團體、科研和企業共同研究制訂,具有科學性和適用性。“標準”公佈,令三地規則銜接機制對接走向更廣領域、更深層次,也是經濟活動和社會發展的技術支撐。
為推動“灣區標準”實施,讓社會看到融入灣區有標準可循。當局宜做好與其他地方規則細化和銜接,並就不同領域作針對性解說,協助各界更好認識“灣區標準”的內容和實際操作,在灣區居民的生活、工作、創業、養老等具體環節發揮作用,讓居民和營商者切實感受便利。下一步更應發動各方力量,加快制訂更多“灣區標準”,破解對接融合難題,引領城市創新發展,促進粵港澳更緊密合作。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