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書成閱讀新選擇
“大家好,今天是麥家陪你讀書的第二千一百○七天,共讀的是第二百九十八本書——川端康成的作品《古都》。”二十三日,隨着主播柔和的聲音,清晨六時半,“麥家陪您讀書”公號又更新了當天的內容,以文字和音頻共同呈現的方式,娓娓道來。
三成成年國民習慣
據中新社報道,自二○一四年以來,“全民閱讀”已連續十年被寫入中國政府工作報告中,各地不遺餘力打造書香社會。在這一大背景下,音視頻形式成為近年來成年國民更青睞的閱讀方式。二十三日由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佈的《第二十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指出,成年國民閱讀量保持總體穩定,通過“聽書”和“視頻講書”方式讀書成為新的閱讀選擇,且有超過三成的成年國民養成了聽書習慣。
日前公佈的《二○二三抖音讀書生態數據報告》也顯示,讀書類視頻播放量同比增長百分之六十五點一七、收藏量同比增長百分之二百七十六點一四,直播觀看人次則同比增長近一倍。《報告》指出,無論從內容創作、直播反饋還是視頻偏好等維度觀察,讀書類短視頻正越來越成為一種閱讀新途徑、新風尚,助力全民閱讀“基本盤”的成色提升。
“麥家陪您讀書”源自作家麥家於二○一七年提出的一個漫長且浪漫的計劃:用二十年的時間,七天讀一本,陪伴大家閱讀一千本書。在這個公號裡,每天發佈十五分鐘的講書音頻,既敘述也點評,每周共讀一本書。
麥家做這個公號的初衷非常簡單,“閱讀不僅照亮了我的人生,也讓我找到了人生的發動機——寫作。”人生中的第一本課外書《林海雪原》帶他走出鄉村並從此不放棄讀書,《麥田裡的守望者》則讓他產生強烈的寫作衝動。
在麥家看來,讀書就是回家,讀書也是打開內心最便捷的方式。
而作家止庵以自己的親身實踐感受到,以短視頻形式向網友介紹文學,“就像和朋友聊天”,有些埋在文字裡被淹沒的東西,換種方式講出來,反而更能深入人心。
東方甄選的“帶貨一哥”董宇輝以春風拂面、直抵人心的講書風格成為直播間一股清流。他說,“讀書並不會讓你馬上成功,而是讓你在遭遇低谷的時候,給你一種崛起的力量。”從一名失業的新東方英語老師,到粉絲量超千萬的網紅主播,可以說,董宇輝以自身經歷詮釋了這句話。
助力解讀經典名著
一位讀書內容創作者在網絡平台用有趣的解讀和分析,將《百年孤獨》、《沙丘》等大部頭名著變成幾十集短視頻連續劇,讓更多人讀懂了經典。有網友評論,“看完你的視頻,終於鼓起勇氣去看這本書了。”
至於這樣形式一直被詬病的“碎片化”,作家梁曉聲表示,現在的人們工作忙碌,下班回家也還有事情要處理,讀書時間往往是在睡前,斷斷續續的“枕邊書”,可以說大部分人的閱讀狀態都是碎片化的。其實只要“開卷”就是“有益”,每天能看幾頁,一年積攢下來也能看幾本。
無論持卷還是持手機,無論覽視還是傾聽,入腦入心,就是最好的閱讀。而這種日積月累的“陪伴”,靜水深流,潤物無聲,在每年一度的“世界讀書日”中回望,或許更顯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