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04版:澳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粵港澳六共識防治傳染病
去年特殊危險廢物增逾三成
政府將不同層次監管公企
市署訂颱風前後垃圾清運預案
環諮委倡區域合作治海洋生態
環局:監察特批工程噪音具成效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24日星期四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4月22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政府將不同層次監管公企



李靜儀

    提交《公共資本企業法律制度》新文本

    政府將不同層次監管公企

    【本報消息】立法會第一常設委員會昨日上午十時與政府代表細則性審議《公共資本企業法律制度》法案,是次討論政府提交的新工作文本,委員會主席李靜儀會後引述政府表示,新文本在全資、控股和參股公共資本企業有不同層次的監管,同時會設立主管部門,是以股東身份作監管。

    公資控股具兩要素

    閉門會議逾兩小時,公共資產監督規劃辦公室主任陳海帆等政府代表列席會議。

    李靜儀會後向傳媒總結稱,新文本進一步清晰定義,主要分為全資、控股、參股和附屬企業等,新文本明晰法案主要規範全資及控股企業,而對於政府佔資本較少的參股企業則參照適用部分條文;附屬企業由母公司作監管主體,不是由該法直接監管。下周將繼續舉行會議,討論全資、控股及參股企業的不同層次的管理,以及要求母公司對附屬企業的監管。

    李靜儀引述政府解釋公共資本控股企業有兩個要素,包括由澳門特區或澳門特區其他公法人直接持有出資、具控制權的公共資本企業;若由澳門特區或其他公法人直接出資持有,但不具備控制權則屬參股企業,核心要素在於政府對公司或商業企業在經營及運作施加控制性影響,包括投票權和資本額出資比例等。

    新文本僅少許調整

    新文本對一般原則及履行公共出資人的職責方面亦有小部分調整,一般原則涉及公共利益的原則、有效益的原則、公平公正原則、市場化營運原則及公開透明原則。新文本修改不多,但委員會關注參股企業如何實現謀求公共利益的原則,政府解釋是根據公司設立的標的及宗旨而定,進而對應相對要實施的目標;又舉例如公開透明原則,相關公司有公佈資料的要求,全資及控股及附屬企業要按法定要求作公佈,但無提及參股企業必須公佈,而是參照公佈資料的內容作公佈。

    履行公共出資人的職責方面,政府表示,公共出資人對其持有出資的公共資本企業享有權利及承擔義務,是通過主管部門代表公共出資人以股東身份作出監管,但不是主管部門取代行業上的監督實體的角色,有關做法是參照內地國資委的模式。

    公資企業將有變化

    李靜儀表示,新文本進一步清晰法律適用範圍,除了設立於澳門特區的公共資本企業,在本法律經作出必要配合後,適用於澳門特區以外設立的公共資本企業,但與公共資本企業設立地法律有抵觸的情況除外。

    政府希望體現政府出資,公帑要合理運用,希望整個制度有基本監管,包括後續評核等。

    公共資本企業對外公佈資訊平台顯示,持有超過百分之五十財務出資的公共資本企業有十六家,少於百分之五十有七家。

    李靜儀引述政府指出,將來法律生效後數量有變化,目前政府出資比例為百分之一的澳門電訊,政府將來不再出資;行政公益法人持有的公共資本企業不納入該法範圍。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