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相片的份量
撰文:杜 然 攝影:Cornell Capa
在近代西方社會發展的過程中,新聞攝影幾乎從未缺席,甚至在關鍵時刻,產生超乎想像的催化作用,當中少不了無數攝影記者的付出、貢獻和犧牲。
相比兄長羅拔 · 卡柏(Robert Capa),美國匈牙利裔攝影師康奈爾卡柏(Cornell Capa)或許少了三分傳奇色彩,但他對新聞攝影精神的那份執着和堅持,足以使他晉身攝影名人堂。康奈爾 · 卡柏出生於布達佩斯,十八歲那年移居法國巴黎,跟隨兄長羅拔的腳步,投身攝影記者的工作。翌年,康奈爾跟隨母親到了紐約,在美國《生活》雜誌工作了一段時間。未幾,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他到美國空軍服役,直至和平後才返回《生活》,重操攝影師故業。不少封面人物肖像照,皆出自康奈爾之手,其中包括影星奇勒基寶。
“在我們的家庭裏,出了一個戰地攝影師已經足夠,我只想做一個為和平而戰的攝影師。”一九五四年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期間,羅拔到越南實地採訪拍攝,其間誤入地雷區,最終因踩中地雷身亡。消息震驚當年美國,不少報章在晚報以頭版報道,紛紛讚揚羅拔卡柏的勇敢和專業。失去家人的創傷,需要時間撫平。為了宏揚兄長的攝影精神,康奈爾多年來一直不遺餘力:一九六六年,他成立了一個國際基金,以保護羅拔卡柏的攝影遺產。然而再出色的作品,也需要給人看到的機會,於是康奈爾在紐約成立了國際攝影中心,好讓自己手上珍貴的相片,有一個穩定的“容身之所”。例如在一九九五年,有人在墨西哥城,發現了羅拔卡柏曾遺失的手提包,其後轉交給國際攝影中心,手提包內的底片,則交由專家沖曬。難得的是,底片保存完好,有助於歷史學者了解早期西班牙內戰的情況。
康奈爾深信攝影應該擔起關懷社會的責任,並一直身體力行,教育大眾,尤其到訪自己不熟悉的國度,以相片介紹當地的人文風情。一九六五年,康奈爾到訪拉丁美洲,跟人類學兼流行病專家赫斯利(Matthew Huxley)合作,前後花了共五年時間,研究聚居在亞馬遜盆地東南部的土著,並將其結集成《告別伊甸》。從平等和人文主義角度觀察原住民文化,在當時來說可算開創先河。《告別伊甸》和電影《阿凡達》的主題,基本上異曲同工。康奈爾和赫斯利站在原住民的角度,如實反映他們在財閥和軍閥雙重夾撃下,如何面對暴力、疾病、非法伐木、石油開採等直接影響他們生存的各種危機。在攝影風格上,康奈爾分別以黑白和彩色相片,說出這些原住民飽受外來勢力壓迫的真實故事,為他以攝影介入社會的長征吹響號角。
對於康奈爾而言,攝影記者踏遍烽火大地,不只純粹為了履行工作責任,他們更需要一顆關懷世間苦難之心,再透過自己的鏡頭,道出每一張相片背後的真相。康奈爾將一眾鐵膽擔道義的攝影高手,稱之為悲天憫人的攝影師,再分成上下兩冊出版,延續他以攝影推動社會進步的理想。
悲天憫人的攝影師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