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11版:港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李家超:參訪團創三個第一
中學文憑試開考秩序順暢
海關檢值二千八萬冰毒
妖魔化輸勞不利發展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4月22日 星期
 
3上一篇  
  放大 縮小 默认        

妖魔化輸勞不利發展

易 言

    妖魔化輸勞不利發展

    香港立法會前日就放寬輸入勞工展開討論,並大比數通過“容許大灣區外勞即日往返香港及居住地”議案,一旦落實,將和澳門一樣,大灣區勞工可到港上班,下班後再回內地居住。

    疫情三年,香港整體勞動力減少逾十萬。內地與香港恢復全面通關後,各行各業人資極度短缺,旅遊業接待能力大幅降低,疫前每年五六千萬旅客應付裕如,現在僅面對不足疫前一半的客量,卻捉襟見肘,應接不暇。業界希望當局放寬輸勞,以解燃眉之急。

    不獨旅遊、零售,建造業及運輸業、航空業亦叫苦連天。當局月前研究考慮參考“院舍輸入護理員特別計劃”,擬准許建造業及運輸業輸入外地勞工,極可能於下半年實施。然而有人卻大扣帽子,抨擊港府目的是“大換血”,甚至批評大灣區醫護來港工作交流是打開“缺口”,是破壞“ 一國兩制”。

    立法會勞工界別亦有人擔心輸勞會影響港人飯碗,認為應首先從改善勞工待遇方面解決。社會復常,香港本地勞動人口下降幅度超預期,是事實。輸不輸勞,既要考慮各業的人資需求,又要顧及本地工人的優先就業。希望各方與政府慎重考慮,求同存異,按實際情況協調決定是否輸入勞工,而不是一開始就將輸勞妖魔化,為僱主、政府扣帽子,這不利於社會經濟發展。

    易   言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