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助學生正確用網
隨着社會和科技發展,學生“觸網”年齡不斷降低,不少中、小學生課餘時間機不離手,漫遊於光怪陸離的網絡世界。然網絡資訊良莠不齊,倘不正當瀏覽使用,恐為兒童身心健康帶來不良影響。
近年,時有不法之徒利用網絡社交活動,進行性侵害等犯罪,包括裸聊勒索、假援交等,受害人中不乏未成年的青年學子。當局去年透過“學校安全聯絡網”協助處理求助個案共一百五十二宗,當中涉及性犯罪的案件共十五宗,情況不容小覷。
時下學習、社交,離不開互聯網,但網上不時夾雜黃、賭、毒等不良資訊,青年學子在好奇心驅使和朋輩影響下,未必能正確判斷。尤其正藉青春期的學生,對兩性問題充滿好奇,甚至蠢蠢欲試,在接收不恰當的兩性內容後,除容易落入不法分子圈套,自身亦有可能出現偏差行為。
網絡素養可謂當下學生的一門“必修課”,使用網絡正確與否,很大程度影響學生的價值觀,甚至身心健康。近年,當局已把網絡素養等內容反映在品德與公民、常識、資訊科技等科目中,然面對瞬息萬變的互聯網發展,有關工作宜與時俱進,同時加強家校協作,為學生正確用網保駕護航。
悅 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