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疫後有運動不足四成
街總倡推廣低強度運動改善場地設施
【本報消息】街總於上月四日開展“澳門居民疫後體能、參與體育及未來展望”街頭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近千一名受訪者中,只有近三成七人過去三個月有運動,較去年大幅減少逾三成四;過去三個月未感染新冠病毒居民的憂慮和害怕感均較染病者高。另外,三成三受訪者知道澳門將聯合主辦全運會,近兩成一受訪者表示澳門運動場地不足夠或非常不足夠。
街總副理事長兼體育委員會主任陸南德、街總體育委員會副主任陳銘祺、街總政研室助理主任何永康,昨日下午三時十五分在街總社服大樓地下迎聚廊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調查內容及結果。
未染疫者感憂慮
他們稱,調查顯示,只有近三成七受訪者表示過去三個月有運動,相信與去年十二月疫情政策調整,社會集中治療及有居民出現不同程度的“長新冠”有關。澳門或會不定時出現疫峰,大眾病癒後,應避免長期不運動而導致體能變差。建議政府多推廣不同的低強度運動,讓居民能夠在安全情況下運動和提高體能。
是次調查發現,過去三個月未感染新冠病毒居民的憂慮和害怕感均較染病者高。長期的憂慮和害怕感將影響居民的精神健康,亦會影響日常活動。期望政府做好社會對確診新冠的心理構建,同時做好接種疫苗,加強大眾體育推動等,讓居民能夠身心健康地面對全球疫情。
全運會參與度低
另外,三成三受訪者知道澳門將聯合主辦全運會,約一成受訪者不支持在澳門舉辦比賽;就報名成為全運會義工方面,只有近兩成五表示有打算,參與程度較低。
調查顯示,近兩成一受訪者表示澳門運動場地不足夠或非常不足夠。期望政府未來持續改善現有的體育場地和設施外,亦要加快完成新城A區體育場地及休憩區的建設,方便居民。
此外,調查顯示,倘澳門舉辦全運會比賽,將有逾四成人會前往觀看。建議政府持續了解社會及國際對運動的需求和參與,並根據結果嘗試爭取有關項目,藉此既能做好全運會,又能更好地促進“體育+旅遊”產業,以及落實“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
現時澳門已有不少運動精英,期望特區政府持續投放資源,發掘精英並栽培他們,為參加全運會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