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09版:澳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明起天氣不穩多驟雨雷暴
穗澳合作促生物多樣性護理
未來多天潮濕有雨
新聞特搜
(新聞小語)針對性宣教 加強反詐騙
治安警揭收留案拘三人
內地生深信“公安”失三百五萬
鐵馬汽車友誼橋碰撞騎者傷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4月18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新聞小語)針對性宣教 加強反詐騙

夏 耘

    針對性宣教   加強反詐騙

    再有內地在澳就讀大學生懷疑墮入“公檢法”騙案,損失逾三百萬元人民幣。雖然警方之前已入校宣傳,受害人的室友也曾予提醒,但仍有學生不斷中招。反映部分群體可能因為文化差異,讓騙徒更易得手,需要警方及有關部門進一步拆解原因,作更多針對性防範和宣傳工作。

    近年“公檢法”騙案無日無之,騙徒冒充內地公安、檢察官員,以受害人洗黑錢、散播謠言等為由,要求轉帳“保證金”或“罰款”以審查。電信及網絡詐騙中,犯罪者不會與受害人直接接觸,只是通過電信及網絡與受害人遠程交流。所謂“官員”會與受害人不斷接觸,除了試探受害人,更會以各種執法人員身份出現,製造調查“證據”,以及由更高級的“檢察”或“法官”等人員,送上“逮捕令”等文件。一般人不熟悉司法機關及執法部門的執法流程,加上受害人急於證明自身清白,便開始交出個人資料或轉帳款項。

    雖說“公檢法”詐騙過程大同小異,之前當局也有不少宣傳,但騙徒仍能得手,反映部分群體,或不同生活經歷的人,對於某些詐騙手法毫無警惕。這值得警方進一步分析、拆解箇中原因,對易中招的群體作更多深入的宣傳和教育工作。

    網絡和電信詐騙案具有隱蔽性強、犯案成本低、追查困難等特點,可以預見很長一段時間仍是主流的犯罪方式。近期受害人多是內地來澳讀書的學生,之前也有年輕居民或外僱,且損失的金額往往較大。

    治安警曾透露將成立專門反詐中心,面對電信詐騙案泛濫,不少人認為很有必要,有專業隊伍應對層出不窮的騙案,才能降低人們受騙的機會。香港和內地近年分別成立專門反詐騙協調單位,設立反詐騙諮詢熱線,推出網絡守護者和防騙伺伏器等多形式和多渠道的預防詐騙工作方式。鄰地在發現、阻截、追查網絡詐騙工作上,有值得澳門學習的地方。澳門反詐中心有必要加快成立,並參考和研究鄰地經驗,不斷加強各類網絡騙案的宣傳,時刻提醒居民和學生預防網上各類陷阱。

    夏  耘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