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12版:澳門街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本地化妝人才闖出名堂
保育建築有讚有彈
交通雜談
活化關前街
芙蓉花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7日星期一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4月16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交通雜談

田中泓


    交通雜談

    田中泓

    清明與復活節,對許多人來說是防疫措施放寬之後一次“大假期”,從朋友圈的分享,可見不少人前往其他地方度假,有去內地、香港、台灣,也有到日本、東南亞,甚至中東及歐洲。

    澳門市面上亦多了遊客的身影,雖然這不是內地的假期,但來自香港的遊客卻有明顯回升,可算是“五 · 一黃金周”假期前的預演。

    港珠澳大橋的口岸出現大量人流,不論是香港或澳門的口岸,邊檢大樓的設計規模雖然已經預計了最大的使用量,但這些日子都出現排隊過關的人龍。據報道,高峰時需要等候超過一個小時的關檢時間。

    如果上述是經陸上交通工具的情況,那麼經海上交通工具又如何?

    雖然澳門與香港之間人員往來甚為密切,然而,直至目前,來往兩地的船班次仍未回復到疫情前的狀況。這導致船票一票難求,而且班次少,不便於出行計劃。

    當然,經歷三年港澳之間的客運船完全停運,要回復到以前的狀況,可能需要更多的籌備時間。但從這個假期的情況可見,陸上交通並不能代替海上的客船,而且兩地客運碼頭到市區都較陸路口岸方便,時間更容易掌握。

    而澳門半島通往A區路網的承載能力,在假期中明顯出現超負荷,這有待進一步的改善。

    除了上述關於城市層面交通規劃的問題,也談談近日發現公交車輛內部的設計問題。

    有晚我搭上前往旅遊塔的巴士,上車後見到車廂後部有較多空着的座位,便向車廂後部行走,怎料在這不到十米的距離,差一點滑倒於車內地面!當然,這段時間潮濕多雨,車廂地面有時出現濕滑,然而,我細心察看,原來該款巴士車廂後部有一段向低“暗斜”的通道,而該處完全沒有防滑設計,也沒有使乘客留意的標示(見附圖紅色部分)。作為公共交通工具,這樣的情況是非常危險的,我當天雖然沒有滑倒,但也輕微扭傷腳踝。因此,藉這文章反映,希望巴士公司能夠改善,以免日後發生更嚴重的意外。

    tianzh.mo@gmail.com

    http://tianzh.blogspot.com/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