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地聯委會下月硏落實項目
部分旅遊景點不宜辦演出活動另覓地
【本報消息】特首賀一誠指出,在大三巴、玫瑰堂等景點進行文化活動有階段性,現在旅客重臨本澳,人多下舉辦音樂會,難欣賞歷史文物,正在構思在其他地方舉行。
賀一誠昨回答議員鄭安庭問題表示,樂韻悠揚大三巴活動、玫瑰堂音樂會都受到廣大居民及遊客歡迎。前年、去年大三巴人流少,可用文化吸引居民、遊客去大三巴,支撐很多企業。但現在要人潮管制,已不宜在那些地方推廣文化活動,“但我哋都會諗時間去做,還有大炮台頂等,都在鋪墊”。
博企冀助活化舊區
他稱,博企亦冀協助活化舊區,如在媽閣前地、新馬路前地、福隆新街、十月初五街等,當中牽涉與私有產權人溝通。政府希望通過企業共同參與,為舊區注入生命力。此外,鄭家大屋、海事工房等特色歷史建築空間,會引入新品牌進行活化。
就澳門“一基地”(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建設,賀一誠表示,在國家文化旅遊部的支持下已建立促進一基地建設的聯合工作委員會,首次聯委會議將於今年五月舉行,將於聯委會逐項研究落實。今年會有多種文化藝術、文化產業、藝術人才培養等方面的發展和合作,希望在大灣區共同做好各種大型演出、參加文化交流活動,與內地藝術單位深度合作等。
可申延免息還貸期
議員梁鴻細向特首反映文藝工作者在疫情間遇到困難,表演機會不多,相關企業大都虧損,希望政府聆聽業界聲音,考慮延長他們免息貸款的還款期。賀一誠表示,借款人需要遵守合約精神,否則難向社會交代,若有困難可向文化局申請,政府會體諒作適當延期。又提到有電影仍能在疫情間完成拍攝。至於表演場地,賀一誠指出,正有序推動望廈山房和荔枝碗等項目,“(政府)已在做,唔係冇做”。
藉影視提澳知名度
議員陳浩星提問,今年是疫後經濟恢復的關鍵一年,政府有否鼓勵社會資本投資澳門文化產業項目的措施?賀一誠表示,政府今年推出的資助計劃,主要推動影視產業發展,支持業界生產更多以澳門為主題的影視作品,並吸引境外拍攝團隊來澳門取景,藉此加強宣傳澳門的形象,提升澳門的國際知名度,帶動文創及旅遊的聯動性。
賀一誠談及對電影發展的看法,指出,政府對業界的資助只是“槓桿作用”,同樣,博企交給政府的計劃對文化產業的投資也是,這些只是“開頭”,並非全包,電影需要不同的組合才能夠成功。很多文化人不熟悉商業,需要一批“文化經理人”去進行包裝、推銷,這正是澳門所缺乏的,需要培養,帶領文化產業走向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