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間諜向我國全方位滲透
據《環球時報》報道:隨着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境外間諜情報機關及反華敵對勢力危害中國家安全的行為已經不再侷限於傳統安全領域。一些組織和人員,打着境外非政府組織、調查諮詢公司、高科技公司等旗號,從經濟、生物、科技等領域入手,妄圖在中國人權、產業鏈、供應鏈等領域“做文章”,給中國國家安全造成了危害。
搜集新疆人權問題
李某是廣東深圳一家諮詢公司的負責人,他所經營的公司主要為境外公司提供供應鏈風險審核服務。為獲得更多為境外企業服務的機會,幾年前,李某的公司與境外非政府組織開展了合作。合作過程中,李某慢慢發現,這個非政府組織的態度漸漸發生了變化,他們對中國企業的審核標準越來越細,特別是針對所謂“新疆勞工”等內容提出了新的審核要求。
儘管李某已經發覺,該境外非政府組織積極搜集所謂新疆“人權問題”的信息,是為了炮製“強迫勞動”謊言,為西方反華勢力操弄涉疆問題、實施涉疆制裁提供“背書”,但為了追求經濟利益,他們仍然承接執行了相關調查項目,給中國國家安全和利益帶來了風險隱患。
養殖場安竊密設備
近年來,一些背景複雜的境外非政府組織不斷發展壯大,逐漸掌握了某些行業的國際准入標準。他們利用在行業內的特殊地位,對中國相關企業施加影響,對中國政治安全、經濟安全,特別是產業鏈、供應鏈等重要領域造成了危害。與此同時,還有一些境外組織和人員,以“友善面孔”接近中國公民,以不易察覺的偽裝實施危害國家安全行為,對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均構成了嚴重威脅。
二○一九年八月,遼寧大連的海參養殖戶張先生向國家安全機關舉報稱,兩個月前,他的養殖場迎來了幾名“不速之客”。黃某帶領數名外籍人員,以“免費安裝海水質量監測設備”為名,在張先生的海參養殖場安裝了海洋水文監測設備和海空監控攝錄設備。此後,張先生逐漸發現,水文監測設備的數據被源源不斷地傳輸至境外,且很多數據與海參養殖並無關係,那些海空監控攝錄設備對海參養殖更是毫無意義。張先生感覺情況可疑,便向國家安全機關舉報。經鑒定,境外人員在中國海域非法安裝的監測設備,觀測範圍涉及中國空中軍事行動區域,可以對中國非開放海域潮汐、海流等重要敏感數據進行實時監測,對中國海洋權益及軍事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利用網絡違法犯罪
“用社交網絡來生活,用生活來維繫社交網絡”日益成為當下人們生活的真實寫照。在享受社交網絡帶來的身心愉悅、生活便利的同時,別有用心之人利用網絡技術打造“人設”、偽裝身份,以“交友”、“諮詢”、“兼職”等名義搜集情報,或以博人眼球的方式造謠生事甚至危害國家安全。韓瀟是新疆某地的一名普通基層公務員。二○一六年十二月,韓瀟赴外地旅遊期間,通過手機交友軟件與當地一名網友結識,相談甚歡。回到家後,韓瀟經常在網上向對方分享自己的生活,不時抱怨工資太低。對方隨即向韓瀟介紹,稱自己的堂哥“陳逸”能夠提供兼職,幫助其賺取外快。“陳逸”隨即添加韓瀟為微信好友,並要求韓瀟提供當地的一些敏感信息,並承諾支付報酬。韓瀟應允後,“陳逸”進一步以金錢為誘惑,指使韓瀟搜集黨政機關涉密文件。對方對韓瀟提供的文件資料極為重視,為確保安全,專門對韓瀟進行了間諜培訓,教授其溝通聯絡、傳遞情報的具體手法,並派專人向韓瀟提供經費以及手機、SIM卡等通聯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