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連通助互送客源
IMF最新發佈《世界經濟展望報告》,當前世界經濟增長面臨極大不確定性,故下調世界經濟增長預測;同時,預計今年內地經濟增速為百分之五點二。此消彼增,內地對環球經濟作用倍受關注。
當全球聚焦內地經濟發展,史上規模最大的廣交會周六開幕。據月初數據顯示,有逾二百個國家地區採購商參加,光是新參展企業已達九千多家,將成為各地商企爭搶訂單的重要平台。全球商家湧進廣交會,澳門亦是廣交會的常客。過去秋季廣交會舉行期間,與澳門官方品牌展會檔期相近,成為海外內展客商無縫對接的展會活動,間接提升來澳參展的意慾。
隨着交通網絡互連互通,可以擴大互送商務客的機會,包括毗鄰廣交會展館的琶洲港澳客運碼頭已獲臨時對外開放,開通琶洲至香港國際機場和香港市區直達航線;下一步琶洲港澳客運碼頭增開往返澳門國際機場航線,意味着增加商務旅客取道停留澳門的機會,對於澳門引客無往而不利。
如今各地都爭相以會展促經濟,要在眾多會展城市中突圍未必容易,但澳門具備的萬人會議場地、十五分鐘範圍內有逾萬間酒店客房等優勢,於區域中仍佔優。但要吸引遠程旅客千里迢迢來澳,單靠硬件未必有足夠的吸引力,故結合澳琴、大灣區“一程多站”優勢將是未來重點。
澳琴聯手打造“一會展兩地”已成為開拓海外市場的重點,甚至結合灣區元素將大大提高客商的參與度,這有望結合日益便捷的交通網絡。如未來經港珠澳大橋可直到香港國際機場路徑打通,以至鄰近廣交會場的碼頭船班可直到澳門國際機場,讓“一程多站”的可行性大大提高。
展客商奔着合作機遇而來,交通配套只是一環,主要還看商務洽談的機會。今年是中葡論壇成立二十周年,官方將舉行系列活動,並透露爭取今年舉行中葡經貿博覽,倘能乘此東風,推進更多中葡經貿活動在澳舉行,既有助活躍澳門的平台,並可把經貿機遇輻射面擴大至區內,相互送客。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