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D03版:學生報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疫後復興
給愛麗斯
扎染布
我最喜愛的季節
蝦 艇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10日星期四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4月11日 星期
 
3上一篇  
  放大 縮小 默认        

蝦 艇

黃海欣 蔡高 高二

    蝦  艇

    在科學館眾多展廳之中,能令我停下腳步、細心參觀的就是航海科學廳。該展廳介紹了航海作業和造船業的知識,還展示了多艘手工製造的船隻模型,其中最吸引我的便是——蝦艇。

    蝦艇是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主要是漁民用來出海捕魚使用的。漁民將捕蝦用的漁網從船兩旁的叉架垂下海中拖行,捕撈海底的魚蝦海產,是當時漁民出海的必備工具。

    過去利用蝦艇捕蝦的技術要求較高,拖網時必須掌握航線,若不熟悉海床的結構,漁網在拖動時很容易剮到海底的石塊或其他硬物而損壞。在六〇年代以後,機器推動的蝦艇逐漸取代了風帆漁船,令漁民捕蝦時收穫更豐。早期漁民以家庭為作業單位,日常勞動捕魚和生活起居都在漁船上進行。後來香港經濟轉型,不少漁民轉到岸上工作,也越來越少漁民使用蝦艇,最後更逐漸被淘汰了。

    從二〇一二年開始,香港就禁止漁民在香港水域進行拖網捕魚,以保護海洋資源和生態環境。於是現今再也難以看到蝦艇的身影了。據聞澳門本土還有保留五艘的中型蝦艇,如有機會,真想親眼目睹其真身呢!

    黃海欣  蔡高   高二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