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10版:經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量變到質變 提升會展專業性
培訓發力 壯大會展從業員隊伍
學者倡探索體育強項 建品牌賽
(一家之言)提速備配人資 助企迎復甦
團體倡加強老字號產權意識
豐田:三年內年銷150萬輛電動車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14日星期一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4月9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一家之言)提速備配人資 助企迎復甦

春 耕

    提速備配人資  助企迎復甦

    疫後澳門政府“瞓身”全力引客,連番推出各項優惠,受惠對象和條件更不斷放寬。除了在疫情期間,持續對內地旅客推出機票加酒店買一送一的優惠,為澳吸引外需。年初疫情緩和,與香港放寬通關限制後,隨即推出為期三個月的第一階段“港客專屬”交通優惠,期間有超過十四萬港客享受該優惠。政府的臨時統計數據更顯示,首季訪澳港客有一百五十一萬人次,按年勁升近十倍。

    優惠成效叫好叫座,“添食”無懸念。周一起即推出升級版的第二階段交通優惠措施,並將客源進一步延伸至國際客。誠如旅遊業者所言,升級版優惠既可讓港客保持訪澳熱情,亦可補充澳門在吸引國際旅客上相對緩慢的短板,希望借香港之力,吸引國際客順道來澳,促進旅遊產品多元化。

    港客湧現,除了疫下闊別三年,各類探訪親友活動輪番登場,也與現時外遊機票價格暫時仍較高有關,故多數以“平靚正”兼就腳的澳門為出行首選。另一方面,交通優惠的加持,確實觸動不少港人訪澳神經,尤其一些特色小店或新玩樂設施等,一經社交媒體推介或名人“打卡”,彷彿成為打開“澳門之旅”的門匙,探店、朝聖者絡繹於途。

    如今年春節黃金周,內地社交平台關於澳門的短視頻,十居八九都是“排隊”,既沒有批評澳門接待能力差的意味,反而讓“牛雜”登上訪澳必吃美食之選。這類沒有惡意的輕鬆視頻,是不少澳門人甚至內地旅客的樂點。

    春節已過,離“五·一”已不遠,但本澳接待能力不足卻成為旅客吐槽點。甚至隨着旅遊業復甦而出現的亂象,各式“套路”體驗“分享”。澳門人看在眼裡,可一點也笑不出來。

    無疑,旅遊業人力資源在疫下大洗牌,如今短時間內未必可全數歸位。如何協助企業尤其中小微企從招聘到配對都可提速處理,縮短企業“心有餘而(人)力不足”的陣痛期,搭上經濟復甦快車,已刻不容緩。

    春  耕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