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07版:澳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住宅火警十二住戶疏散
兩交通意外無人受傷
兩男女涉醉駕法辦
兩學生一女子墮騙局失百二萬
兩淘汰舊車資助計劃達成效
弘揚傳承朱子文化 深化閩港澳文旅交流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13日星期日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4月8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兩學生一女子墮騙局失百二萬

    冒充“公檢法”騙案停不了

    兩學生一女子墮騙局失百二萬

    【本報消息】兩名在澳就讀大學的內地男女及一名本地女子先後遭電騙,折合損失超過一百二十萬澳門元,各事主向司警報案。

    女學生借款交保釋

    再有在澳就讀內地大學生墮公檢法騙案,案中廿一歲女事主被指涉及一宗“跨國詐騙”案件,要求轉賬“保證金”並每日報告行蹤。事主未疑有詐,訛稱到外國攻讀向家人借款七十九萬人民幣,再將款項向對方轉賬,但隨後與對方失去聯絡,懷疑被騙向司警報案。

    案中事主上月底收到“快遞公司”職員來電,指事主寄出的一個包裹內放有多張他人證件及銀行卡,懷疑涉及刑事犯罪。事主否認從事不法活動,對方懷疑事主身份被人盜用,並將電話轉接至“上海公安廳”,“公安”再指事主涉及一宗“跨國詐騙案”,要求事主接受調查。

    事主未疑有詐,按指示提供個人資料及每日向對方報告行蹤。直至本月初,“公安”再聯絡事主指可以保釋候審,着事主籌措保釋金,事主以出國攻讀為由,向家人借款七十九萬人民幣,並轉賬至對方指定賬戶。騙徒收款後以“保密”為由要求事主刪除通話記錄,事主照做後與對方失聯懷疑被騙,本月四日向司警報案,警方正對案件展開調查。

    警官來電信以為真

    另外,一名二十歲內地男生上月二十三日接獲冒充“郵電局”人員來電,一名操普通話女子向事主指出,有人利用其個人身份資料在北京發佈詐騙信息,之後電話轉駁至“北京市公安局”,一名操普通話自稱“警官”人員接聽。之後,兩人使用視頻聊天,過程中“警官”指事主涉及一宗詐騙案,其一個銀行賬戶曾進行詐騙犯罪活動,涉及五百萬元人民幣。

    事主信以為真,按指示上月二十八日將三萬五千元人民幣轉賬到對方指定的銀行賬戶內作調查之用。事主轉賬後,“警官”聲稱調查後若沒有可疑,五日後便會歸還款項,但事主之後再聯絡不到“警官”,懷疑受騙,本月五日向司警報案追究。

    司警上門方知受騙

    此外,一名三十八歲本地女子上月一日接獲自稱“衛生局”職員來電,指其在內地疑發佈疫情不實信息。之後,電話轉駁至自稱“上海市公安局”警員,有關“警員”指事主另涉及內地一宗經濟犯罪案,已對其發出拘捕令,又指會對她作二十四小時電話監控。上月三日,事主住所的信箱收到涉案信件,要求對其進行資金審查。事主於是按指示向“警員”提供了銀行的密碼和驗證碼,上月十七至三十一日期間,“警員”先後四次將事主銀行賬戶內約三十五萬港元轉走。事主在司警主動到其住所調查一宗冒充本地及內地“公檢法”人員詐騙案,獲告知相關情況時,才知悉疑受騙,報案追究。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