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故伎重施
美國商務部日前公佈《芯片與科學法案》的所謂“護欄”條款,細則規定申請補貼的半導體企業需提交不同芯片種類的產能、預期收益率等資訊,還要求公開與生產相關的詳細資料。島內輿論指出,對於已經在美國和中國大陸投資的台灣地區企業來說,這是難以接受的“毒藥條款”,遭到媒體和業界人士的批評。
針對此法案,島內輿論指出,台積電去美國設廠,是源自美國利益至上的決定。如今被美國追加各種附加條件局限,並不意外,未來可能還有更多限制,無論對台積電,還是台灣整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失去很多市場機會在所難免。然而,美國對中國大陸制裁,勢必影響台積電。事實上,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美國為打擊日本半導體產業發展,以日本大型半導體製造商東芝為例,美國向日本發動半導體貿易戰制裁東芝,期間美國取得日本的科技技術,同時壓制日本半導體發展。當時,美國威脅將日本列為不公平貿易國、加徵報復性關稅等手段,逼迫日本簽訂《美日半導體協定》,導致日本半導體企業幾乎完全退出全球競爭,市場份額由五成跌至一成。同時,在美國政府扶持下,大量美國半導體企業趁機搶佔市場。東芝當時也是世界第一,但被美國盯上之後,就一步步往下,台積電會不會是下一個東芝,成為島內關注的焦點。
為了遏制中國,美國圍繞半導體產業重新佈局,翻出過時的工具箱企圖“舊招新用”。作為全球領先的半導體製造商,台積電應該尋求多元化的市場發展,降低對美國市場的依賴程度,加強自主研發能力,提高產品品質和性能,增強產品競爭力。
馬 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