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鄉風物在鄉親迎祭奠
仲暮春之交的清明,是中國民眾緬懷先輩、祭奠逝者、寄託哀思的時節。今年四月一日,馬英九先生首次回到家鄉湖南湘潭市湘潭縣,與三位姐姐、一位妹妹一起祭奠先人、慎終追遠。
從長沙出發駕車約兩小時,到達湘潭縣白石鎮潭口村寺門前義渡。這裡是湘江畔的古老碼頭,也是馬英九祖輩生息之所、父親馬鶴凌的出生地,雖經蹉跎歲月的滄桑風雨,但原鄉風物和長輩們的足跡依然清晰可感。
祖父參與捐資義渡
沿石梯拾級而上,兩隻風化的石獅映入眼簾,眉目依稀可辨。台階邊新修的書善亭裡,五塊石碑銘刻着馬英九祖父馬立安等鄉賢召集當地鄉親,捐資在此興建碼頭方便民眾免費過江的功德。
“所謂義渡就是免費,這不僅見證了華夏兒女慈善友愛的優良傳統,更傳頌着馬立安用自己的田租長期支撐渡口運作的感人故事。”六十八歲的尹先華在渡口邊上開了一家雜貨店,他說,村間道路現已新鋪瀝青,村民們街談巷議、清掃整理,熱切盼望着馬英九回鄉祭祖。
經營鍋廠米廠雜貨
距離碼頭百來米,就是當年馬立安老屋及馬家開辦的鴻興福鍋廠舊址。舊址上建築物已不存在,只餘一片荒蕪的地基與一棵臨江的大樹。家住在舊址邊的尹子清說,馬立安本名馬大基,當年不僅經營鍋廠,還擁有米廠和南貨雜品店,是這一帶有名的“工商企業家”。“江邊這綿延近六十米的地方,原來都是馬家祖屋,遠遠看起來就像一隻展翅大鵬鳥,很壯觀的。”
“家鄉人都在熱情期待馬英九回來,已經用實木板加寬了田間原本狹窄的水泥路。”當地五十八歲村民孫水軍介紹,這一片田地原來都是馬家的祖產,緊臨墓地後的田地中原來還有一串小山包,如一條游龍,又似一隻巨龜伸頭前飲湘江水,墓地就建在烏龜“頭頂”位置,墓前還有青石板墓道、香火爐等裝飾,後來村裡農田建設,後邊小山包被推平復墾。
姑姑赴台探馬英九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搞農田基本建設,這一帶有些墳墓被遷走了,只有馬立安的墓地被保存了下來。”八十二歲的馬仁桃曾擔任雙陽村支書,他說自己受馬立安外甥劉肇禮委託,一直照看着馬家祖墳,後又受劉肇禮委託對墳墓進行了多次修繕,原來的墓塚才有了如今的規模。
劉肇禮現在湘潭縣開辦一家中醫診所,他的母親是馬鶴凌的親妹妹,馬英九的親姑姑。劉肇禮說,一九九○年,他們母子曾一起前往台灣探親,在馬家一住就是三個月。探親期間,馬英九幾乎每天都來給姑姑請安,有時還親自駕車陪他們去觀光,講的是地道長沙話,謙遜又溫和。“舅舅多次對我說,英九表弟是中西合璧的典範,他身上表現的既有美國的生活方式,也有中華的傳統美德。”
馬回陸是大義私情
劉肇禮表示,讓馬英九早日回鄉祭拜先祖,是舅舅馬鶴凌長期的心願。他說,自己與舅舅每次的書信和電話溝通中,都能強烈感受到舅舅對家鄉深深的懷戀之情,他常說“我家就在湘江岸畔寺門前,上望石灣下望朱亭,房屋就像一隻大鵬鳥,伏在岸邊展翅欲飛”,希望兒子能多回家鄉、回饋故鄉,兩岸親如兄弟。
對於表弟馬英九第一次回大陸探親,劉肇禮表示這是“大義私情”,既實現了舅舅的願望,也是向台灣青年學子展示祖國大好河山的機會,可以促進兩岸民眾心相親、情相融。“外公馬立安墓碑上的對聯是‘馬鬣封從牛獲吉,鵝公聲引鶴還鄉’,英九這次代父‘鶴還鄉’既是巧合也是緣分,兩岸同胞是血脈相連的一家人。”
(湘潭一日電)
中新社記者 白祖偕 付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