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街牌中的時代背景
唐 嘉
有網絡視頻顯示,小城仍有第一代水泥板刻字的街牌正在使用,得知訊息,馬上依照指示前往拍攝。
自回歸以來,本澳街牌色樣有兩次改動。筆者姑且以第二代、第三代稱之(附圖的議事亭前地、肥利喇亞美打大馬路),至於第一代,則以“煙字巷”為準,且煙字巷目前還在使用。
據資料記載,該款第一代藍框黑字的街道名牌,二十世紀中期在本澳出現,距今約有八十年歷史。街牌用水泥板刻字形式裝嵌在牆壁上,和現時由八塊彩釉面瓷磚組成的街道名牌有顯著分別。當然,如果以歷史悠久而言,則是佇立在民國大馬路附近的石柱街牌,刻有葡文“民國大馬路1911”字樣。其次則是今天仍在高士德馬路中央,紅街市附近一側,另一柱則在二龍喉公園方向天橋下。
小城的街牌,早期的一般都裝嵌在街頭牆壁,配以其他張貼的廣告,可反映時代背景。而現今的彩釉面瓷磚,清秀的中葡文字體,將之砌成“街牌牆”,適合場景的裝置,也反映小城特有的氣息。
早前在網絡見到一塊第一代“風順堂街”街牌圖片,借用為附圖和大家分享,同時貼有的廣告,既能令人了解早期居民生活狀況,也看到電視紅星波叔(梁醒波)推薦的玉泉汽水,以及風行世界的香煙。當年蓬勃的珠繡業,工廠招請內外員工廣告,價高、易做、現糧,讓我們知道當年居民的生活狀况。
個人以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分類辨別各個時期的街牌,只是從興趣出發。不過有趣的是,到目前為止,三代街牌仍在使用,各有特色。例如議事亭前地一帶,兩代形式排列的街牌同時出現;一些坊間稱呼的街名,與官方音譯的街名,都同時在一個街牌岀現:如“爛鬼樓巷”(爛鬼樓)、“高施利化街”(長安街)、“亞美打利比盧大馬路”(新馬路),以及塔石前地的街名,真是“水蛇春”咁長,筆者一時間都背不上!確實是應了俗語說的:澳門就是與別不同!